沉默的人哭時頓失滔滔。
最為沉雄淋漓的哭聲,來自那些平素緘默的人們。
哭的至高境界在於痛哭,如同在眾人的睽視下淨去衣衫自懸崖縱人海中。它沒有哽咽的委屈,不是嚶嚶而泣的小氣。眼淚一決而出,一種至悲天下無人能敵。
痛哭有淚水傾盆而下,心境而後清涼。哭而能痛,亦屬大丈夫所為。
沉默的嚎啕,往往有著可怕的預感,如同暴風雨前的悶雷。
同樣感動人的流淚場麵,還有口齒伶俐者的默默流淚。他們善辯,但在這時卻流淚無語,外表靜穆了,內心已暴雨滂沱。
哭是一件令哭者後悔的事,至少有情人是如此。真正的有情人大多抑製自己的淚水,但淚水如世上許多不可逆料的事情一樣徑自發生。哭者後悔。他們在哭聲中暴露了心靈的最後一道防線——軟弱,並唯恐有傷尊嚴。
沉默的人在滔滔痛哭中獲得舒釋,善辯的人在默默流淚後領受到語言所無能為力的寬慰。
哭泣的有聲與無語,也就標明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姿態。
還有一種“長歌當哭”的人,將感情移入更藝術也更深摯的領域。
而杜甫,不哭亦不歌,隻從牡丹花蕊的清露上,透過際遇模糊地看出自己心底“感時花濺淚”的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