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雪夜華山頂,刀光劍影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後來何堪!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最無辜,堪恨更堪憐,風波獄。
豈不念中原蹙?豈不惜靖康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千載休提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複。笑區區一檜有何能,逢其欲。
南宋大忠臣嶽武穆王嶽飛,千百年來都是世人傳頌的偶像,這位大英雄一生精忠報國,力抗金國入侵,為南宋朝廷立下汗馬功勞,更難得的是,他的一生不但為國盡忠,而且更是忠孝仁義的典範:他為南宋朝廷南征北戰,出生入死,此為忠;昔日嶽老夫人在其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嶽飛便一生遵此教誨,此為孝;嶽飛製兵嚴明,嶽家軍到處,於百姓秋毫無犯,此為仁;他雖然軍法嚴格,令行如山,但卻待兵甚厚,對待麾下將領,更是視同兄弟子侄一般,此為義。如此一位全了忠孝仁義的好男兒,大英雄,無怪乎會經曆近千年曆史之久,直到今天仍被人們所謳歌傳頌。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英雄,卻在抗金戰事大捷之時,收到一十二道加急金牌召他回臨安,嶽飛走時,兩旁百姓夾道而泣,口稱“父母生我易也,君之保我難也”,嶽飛回到臨安,被奸臣秦檜設計下獄,在受盡酷刑之後,於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秘密殺害於風波亭,共同赴難的還有大公子嶽雲,嶽飛義子張憲,二人也均是抗金將領。不久以後,南宋與金國達成議和,宋對金稱臣,割讓土地,並且每年交納銀兩二十五萬兩和布匹二十五萬匹。這次屈辱的不平等交易,史稱“紹興和議”。
此後不久,嶽飛被害的消息在奸臣秦檜和宋高宗趙構的嚴密封鎖下還是傳了出去,一時間山河失色,舉國同悲。民間更是群情激奮,高宗十分害怕,於是嚴令禁止民間談論嶽飛,甚至連嶽洲因為有個嶽字,也改為了純洲。
曆史上大多認為嶽飛之被害完全在奸臣秦檜,西湖上的嶽王廟旁至今可見鐵鑄秦檜跪像,旁提“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詩句,直到明代,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才在前文《挽嶽飛》詞中尖銳地指出嶽飛之死,宋高宗趙構難脫其責,真正不想讓嶽飛抗金成功的,其實是高宗,嶽飛若直搗黃龍,迎回被金人擄去的欽徽二帝,則高宗的皇帝就做不成了,奸臣固然可惡,然“區區一檜有何能,逢其欲”,不過是恰好迎合了高宗的意思,若沒有宋高宗的默許,秦檜再大膽也不敢假傳聖旨,殺害國家棟梁。
然而千百年來人們讚嶽飛的忠,罵的便是秦檜的奸,卻很少有人罵到宋高宗的自私寡義,這便是高宗的高明之處,他是害死嶽飛的主謀之一,但是千古罵名,卻留給了秦檜一個人來背。當然這裏麵也有後世曆代統治者的私心在裏麵,他們在各種文獻中有意誇大秦檜的作用,淡化統治者高宗,有意為其開脫,便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學習嶽飛,為他們所謂的國家,其實是統治階級盡忠,而不至於讓嶽飛的事跡成為反麵教材,使民眾對統治階級徹底心寒失望。
然而曆代統治者,真正值得大好男兒為其拋頭顱灑熱血的能有幾人,曆代忠臣良將,真正分清為國為民和效忠統治階級的區別的又有幾人?
紹興三十年冬,嶽飛被害十九年後,華山絕頂。
鵝毛般的大雪在夜空中飛舞飄落,無數根火把映著白雪,竟把地麵和天空照得紅紅的,仿佛染了血一般,甚是刺目驚心。兩三百人就圍成一圈坐在雪地上,除了火把的嗶啪聲,沒有一個人講話,場麵安靜得可怕。圈子的中間站著一位華服微胖的中年男子,此人雙手背在背後,神態蕭然地望著天空,仿佛要在那火光照不到的黝黑的夜空,找到那些正在飄向地麵的雪花的來處。
過了不知道多久,中年男子把目光從夜空中收回來,輕輕歎了口氣,左手撚了撚已經梳理得很整齊的胡須,麵朝眾人道:“各位在這山上深夜堵截段某,擺下這樣大的陣仗,難道也是為了來這裏看雪的麼?”
人群中一名精悍老者神態傲然地將手中旱煙杆在腳底敲了敲,冷哼一聲:“段重樓,咱們明人不說暗話,隻要你交出嶽王神劍和山河社稷圖,就放你走路。”
段重樓微微一笑,道:“看這位前輩手中的煙杆,敢情是天王幫‘吐霧神龍’陳長老了,失禮失禮。”
精悍老者陳長老看段重樓語氣甚是謙和,神態也和緩了些,點頭道:“不錯,正是小老兒我,段重樓,想你‘掌中神劍’在江湖中名頭也不算小了,當年你獨自護送嶽老夫人,沿途擊殺無數金人刺客和奸臣走狗,我們也是甚為佩服,稱讚你是條好漢,但如今你居然做了金人的走狗,實在令武林同道扼腕歎息……”
段重樓愕了一下,奇道:“金人走狗?陳長老,這話從何說起?”
人群中有人大聲喊道:“陳長老,不必跟他廢話,他不會承認的,盡快把他拿下搜出寶物要緊!”
陳長老回頭怒喝道:“何人在此呼喝,陳某做事,輪不到你來教我。”
一人排眾而出,對陳長老一揖道:“在下昆侖徐子奇,得罪之處,請陳長老見諒,在下隻是怕中了此人的緩兵之計,故此一時情急。”
陳長老冷哼一聲,轉身對段重樓道:“今天少林、昆侖、峨嵋、丐幫的正道朋友都在這裏,你也不要耍什麼花樣,快點交出神劍寶圖,免得我們動手。”
陳長老對段重樓甚有好感,本意是提醒他絕對不是今天這些人的對手,自己交出東西來還能全身而退,如果打起來不但最後東西要交出來,恐怕還有性命之憂。
但是段重樓卻誤會了陳長老的意思,他本是個性情高傲之人,以為陳長老這番好心的提醒是在威脅他,隻見他冷哼一聲:“各位正道朋友所謂段某是金人走狗,可有證據?段某從來沒有過什麼神劍寶圖,即便是有,段某也不會交出來,當年段某孤身仗劍護送嶽老夫人,各位正道朋友那時又在哪裏?如今聽說了什麼神劍寶圖,倒跑得比兔子還快,惟恐落後,如此行徑,真正是汙了武林正道四個字!”
段重樓這番話義正言辭,說得陳長老也無話可說,少林作為武林的泰鬥也坐不住了,人群中一名身披袈裟的老年僧人站起身來,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沉聲道:“當年敝寺本擬馳援施主,然而寺裏卻發生了一樁重大變故,故此未能出力護送嶽老夫人,實在慚愧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