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郵展殿堂(2 / 3)

我平時很喜歡上網,當然,作為一名集郵者,我上的網主要是集郵的網站。一天,我在網上瀏覽時,發現了一枚瑞士“國慶”郵資片,圖案是一家在三口在劃船遊玩,其中男子口中叼著的煙鬥引起了我的興趣。據說,煙鬥是航海家哥倫布用帆船將煙草帶到美洲大陸之後才出現的,因此,煙鬥至少已有600年的曆史了。煙鬥不僅僅是吸煙的工具,有時,它還是伴隨形形色色的人的道具之一,這其中有政治家、元帥、軍事家、藝人,甚至連小說中的偵探也將煙鬥作為掩護自己的偽裝。煙鬥更是世界經典巨作中的常客,從薩克雷的《名利場》到司湯達的《紅與黑》,從大仲馬的《基度山伯爵》到勞倫斯的《查太萊夫人的情人》,小說中,都可以找到煙鬥客的影子,翻過幾頁書,就會看到某個男主人公的手裏正握著他的煙鬥。

編組一部《煙鬥》郵集如何?我捫心自問。我知道,至少在目前我國郵展上還沒有出現以《煙鬥》為題的專題郵集。我立即將網上關於煙鬥的郵票、郵品搜索了一下,雖然不是很多,但我想,經過一段時間的進一步收集,完全可以編組一部一框類專題郵集的。

收集:爭取將郵品全集齊

收集內容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對煙鬥知識的收集,二是對煙鬥郵品的收集。煙鬥16世紀在歐洲流行,17世紀各式煙鬥風靡歐美,18世紀英國盛行製作琺琅質盤形煙鬥,19世紀時興巴羅克風格長煙鬥。清代,外國商人將煙鬥引入我國。之後,單純的煙具演變成今日的工藝品。煙鬥質地考究,造型奇特,有長支、短支之分,有大小、粗細之別,有圓柱、蘋果等狀,有金、銀、銅、玉、瓷、石、骨、木之材。煙鍋壁亦有厚有薄,有打磨掉表麵較軟部分形成麻麵的,也有表麵光亮透明的。時下,煙嘴偏小、鬥大、鬥色棕黃、管細黝黑、花紋古樸、造型別致的煙鬥,在古玩市場上價格不菲,頗受煙具收藏者的青睞。經過半個多月時間的收集,有關煙鬥的知識我寫滿了幾大本子,以致那些日子裏我張開閉口全是煙鬥。我還經常到商店去看煙鬥商品,雖然始終沒有買一個,但煙鬥形象已經在我頭腦中深深紮下了根。

但煙鬥郵品的收集並不順利。素材是構成所有郵集的基礎,專題亦然,但反映煙鬥的素材似乎少了一點。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多月的四處出擊,可以說,當時集郵網站上售賣的所有煙鬥素材,我基本上都收集來了。主要有:(1)比屬剛果郵資片,這是目前我國專題集郵者比較青睞的素材之一,在世界郵展、國際郵展和全國郵展展出的專題郵集中,都能見到比屬剛果郵資片的身影。(2)美國“二戰”勝利郵件,根據美國知名集郵家、國際郵展評審員瓊?R?布利克利夫人統計,適合專題郵集的素材有14大類200多種,美國“二戰”勝利郵件(V-MALL)即是其中之一。(3)郵資機戳,郵資機戳即郵資機郵戳,又稱郵資機符誌、郵資機印誌。郵資機戳花色繁多,物美價廉,且每年都會有許多新品種呈現在集郵者麵前。如今,郵資機戳已經成為專題郵集中的基本素材之一。(4)法國藝術係列郵票。(5)小本票。(6)郵簡等。

編組:根據郵品來講故事

專題郵集要求講故事,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講故事,而是要根據郵品來講故事。那麼,我是如何在《煙鬥》郵集中根據郵品來講故事呢?請看:

在很久很久以前,郵差們除了隨身攜帶一把號角,通知收信人來取信之外,有的郵差還要攜帶一隻煙鬥,以解除送信途中的寂寞(郵品:德國1924年私人訂購郵資片)。除了郵差這個職業外,許多長期與風浪搏擊的漁夫也是如此。

在戰場血與火的殘酷氛圍中,煙鬥無疑起著安慰前線官兵精神的作用。無論是在激烈的戰鬥中,在戰鬥停止的片刻(郵品:法國“一戰”時期免費軍郵簡),還是在被俘虜後的俘虜營中,煙鬥的都時刻伴隨著,成為一位默默無聲的親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