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建的電力能源項目資金短缺
內蒙古國電興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2×34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是興安盟目前在建最大的電力能源項目,總投資25.84億元。截至目前,僅完成投資8億元,導致項目不能按計劃今年如期投產。按照2013年投產要求,2012年投資不能少於13億元,否則設備廠家不能排產,也就不能按計劃交付。而國電集團公司2012年僅下達投資計劃5億元,按此投資量,該項目預計到2013年也無法建成投產。
三、解決辦法
(一)實現蒙東地區同網同價,開展大用戶直供電試點
盡快實現蒙東地區電力同網同價,並把興安盟列為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為增強企業到興安盟投資的積極性,自治區政府協調蒙東電力公司和國家電網公司支持,盡快實現蒙東地區電力同網同價。同時批準中煤集團40萬噸PVC、國電興安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源源集團年產10萬噸工業矽項目、博源集團年產10萬噸鋅冶煉項目、內蒙古金同有色工業有限公司10萬噸銅及係列產品深加工項目等五個電力大用戶,開展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試點。
(二)加快推進烏蘭浩特2×34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進度
自治區可選擇的比較可行的方案有三個:一是協調國電集團公司盡快通過資金增補計劃,月底前追加2012年投資計劃8億元,以確保2013年項目建成投產;二是協調中煤能源集團公司和內蒙古國電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同意內蒙古國電興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2×34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由中煤集團參股建設,並在要求該項目承擔公用電廠調峰功能的前提下,批準將其變更為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自備電廠,所發電力直供園區中煤PVC等電力大用戶。這樣既解決了2×34萬千瓦熱電廠建設資金和電力消納問題,又解決了PVC項目電力成本問題;三是如果前兩個方案近期不能馬上實施,自治區國資委可以下達該項目今年所需投資計劃,加快推進工程建設。
(三)以園區為載體核準自備電廠,借鑒“霍林河模式”走煤電用一體化道路
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多方不懈努力下,國家能源局本著支持興安盟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的宗旨,2012年8月21日,以國能電力(2012)259號文件同意科右中旗2×66萬千瓦火力發電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科右中旗百吉納工業循環經濟園區目前已入駐了博源10萬噸鋅冶煉、安興科技高嶺土循環經濟、山水水泥100萬噸水泥粉磨站、源源集團10萬噸工業矽等項目,計劃引進聖泰能源投資集團公司120萬噸甲醇和 100萬噸電解鋁和鋁板帶、鋁箔項目,遠期用電負荷可達到290萬千瓦。其中電解鋁項目是園區內的用電大戶,投產後年用電負荷200萬千瓦左右。自治區政府協調內蒙古國電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加快科右中旗2×66萬千瓦火力發電項目進度,並把該項目作為園區自備電廠核準,實現電能的就地消納,同時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四)幫助協調國家電網公司加大對興安電網建設的投資力度
興安電網並入蒙東電網以來,電網投資迅速增長,供電能力大幅提高。但由於基礎過於薄弱,目前興安盟存在一方麵用電負荷過小;另一方麵建成項目由於電力供應不足而無法投產的矛盾,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大220千伏以上電網主網架和農網的投資力度。自治區政府幫助協調國家電網公司將興安南500千伏變電站和西哲裏木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列入蒙東電網“十二五”修編規劃,並盡快開工建設。進一步加大農網建設和改造投資力度,增強供電安全性和可靠性,盡快適應電力負荷快速增長的需要。
(作者單位:內蒙古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曉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