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倭寇作亂(1 / 2)

翌日,早朝,龍威震怒,眾臣不敢言。

“最近北方蒙古侵擾邊境,到處搶掠,軍民不安!搞的朕甚是頭疼,現在連朕的臥榻下都有人敢搶盜朕的書,還幾欲要了朕的命!!!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不查出個究竟,還貶的貶,該殺的殺!”,嘉靖帝從龍椅上憤然站起,火冒三丈,繼續說道:“秦忠!你們錦衣衛監視不周,竟然讓一個刺客輕輕鬆鬆潛進深宮,要你何用!”

秦忠,錦衣衛總指揮使,秦忠聽後,兩腳發抖,站立不穩。

緊接著,嘉靖帝繼續說道:

“朕本欲將你們革職查辦,但是看在你們緊急時刻護主有功,這次就饒了你的小命,但是命你們兩個星期內查出凶手,否則就別來見朕了!”

秦忠聽完後如釋重負,但是驀地裏苦從心中來,想在兩個星期內抓到凶手,難於上青天啊,但是好歹保住一條小命,隨即跪謝道:“謝皇上隆恩,罪臣定查出個水落石出,將凶手緝拿歸案,戴罪立功!”

大臣們戰戰兢兢,少卿,隻見群臣中一個身影小步上前,眾人抬頭一看,原來是大學士張居正,隻聽張居正奏報:“臣有要事要報!”

“速速報來!”嘉靖帝喝到。

“東南沿海,倭寇泛濫,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居民不定,流離失所者上萬,長此以往,民心不穩,後果不堪設想!”張居正說道。

“混賬!!”不等張居正說完皇上破口而出,“好啊好啊,連島國漁民也敢作亂,我大明何等受過這等恥辱,兩廣總督哪去了,幹什麼吃的?!卸了他的烏紗帽!另著他選!”嘉靖帝本來氣就沒消,又聽此消息,愈加惱火。

其實大臣們早知東南沿海一帶,倭寇作亂,但是誰都不敢在這個節骨眼挺身而出,即便是好消息也不敢報給皇帝聽,生怕皇上怒火中不獎反而懲罰,更何況是壞消息,一個個低頭不語,生怕連累自己。

張居正也深知此理,但是皇帝最近疏理朝政,不查民情,禍亂四起,天下不安,內閣大臣嚴嵩又獨攬大權,各地奏折入不了皇上耳目,民憤交加,十萬火急啊,想借此機會給皇上提個醒,讓皇上知道四海不穩,民心不定,如此非常時期,不能再想著求仙倫道啊。

“皇上息怒”,群臣中一位滿頭白發的大臣說道,眾人抬頭望去,原來正是內閣首輔嚴嵩,緊接著嚴嵩看向張居正悠悠的說道,“居正誇大了啊,老臣最近也聽說過,但並沒有居正稟報的那麼嚴重啊,東南沿海是有些倭寇在興風作浪,但是小小寇賊,能有多大能耐,不過是有些海盜什麼的搶了點漁船罷了,哪有說的那麼厲害!”,隻見其說話間從容淡定,一絲不紊。

“管他是毛賊還是海盜,一並給我繳清!我大明天威,豈敢他們如此挑釁!我這個皇帝做的真是不安穩啊”,片晌後,嘉靖帝冷靜下來繼續說道:“你們都說說,該派誰去前去剿匪啊?”

群臣默不作聲。

隻見張居正大聲說道:“臣以為,登州衛指揮僉事戚繼光,能文善武,又熟悉沿海各地地理環境,可著他前去!”

“不然,微臣以為,仇鸞出身將家,勇猛善戰,定能勝任。”嚴嵩也隨即說道。

仇鸞雖然出身將家,但是才能平庸,治軍統帥並沒有多少能耐,一心想著升官發財,無奈沒有機會,於是便賄賂嚴嵩,求他舉薦下自己,好讓自己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那嚴嵩收了仇鸞那麼多銀子,心裏也想著趁機推薦推薦他,剛好此時倭寇作亂,心想都是些小毛賊,偷搶點財務沒多少能耐,見到朝廷軍隊到來定然是望風而逃,於是便舉薦他前去。

嘉靖帝思考片刻後說道:“別爭了,既然這樣,那就兵分兩路,戚繼光和仇鸞各領五千軍馬,前去掃蕩敵寇,如果不贏,也不罰了,直接自刎謝罪吧!”

那戚繼光接到聖旨後,即刻領軍操練,整理備戰;另一邊仇鸞則急於建功,率軍一路南下,鑼鼓喧囂,聲勢浩大。

正值三月天,春風剛起,芽柳剛生,燕起屋梁,人走他鄉。

“他娘的!南方還真他媽熱,北方冬裝還沒卸下,這兒就要拖個精光了!”,隻聽仇鸞一路罵道。

旁邊的參謀聽後附道:“將軍說的是,這一路奔波也辛苦了,要不到前方的哨廳休息休息,別熱壞身子了”。

仇鸞聽了也是,立馬著人就辦,哨廳中,仇鸞停軍休息。

仇鸞麵對眾將領說道:“這次多虧了嚴首輔,我才討得個好差事,聽首輔說倭寇都是些烏合之眾不足為患,僅僅是一些流氓強盜,哪能跟咱們銅盔鐵甲比,估計看見朝廷軍隊到來,一個個都嚇得屁滾尿流不戰而退了,啊哈哈!這個任務給我攬了下來,首輔的大恩大德無以為報,真是我再生父母啊!”,仇鸞想了想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