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由趙一曼寫給寧兒的遺書想到的(1 / 1)

由趙一曼寫給寧兒的遺書想到的

隨筆雜談

作者:付春陽

當年,趙一曼烈士被押上去珠河縣的火車時,她知道日軍要將自己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的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這不僅僅是她寫給寧兒的信,也是先烈留給中華兒女的遺願:不要忘記新中國是怎麼建立的,更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當國家處在戰爭狀態的時候,國家的安全獨立受到威脅,沒有國家何談個人,個人利益要毫無條件地服從國家利益,在中國數次抵抗外來侵略戰爭中,已經證明,隻有做到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才能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中國革命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僅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就犧牲了3500萬中華優秀兒女,僅毛澤東同誌就有6位親人為革命事業犧牲了。革命先烈艾潤生說:“在一個共產黨員心裏,黨和人民利益總是放在最高位置,當國家財產、人民生命受到損失時,就要奮不顧身地去搶救,即使個人遭到生命危險也是在所不惜的。”這就是共產黨人和先烈們的情操,個人利益完全服從國家利益。他們在中華民族麵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與敵人拚搏到底。成千上萬的先烈倒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

國家要強盛、民族要振興、人民要幸福,幹好所從事的工作才是大局的利益。然而,有些黨員幹部忘記了革命傳統,忘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他們不僅忘記了先烈遺誌,更忘記了黨的宗旨,個人的事情想多了。當改革觸及了個人利益時就發牢騷,斤斤計較、討價還價,不努力工作。有的人不講原則,千方百計挖門子為子女安排舒適的工作。甚至有的人不擇手段貪汙受賄,這些人不僅喪失了共產黨員的本色,也顛倒了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係。

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裏,人民當家做主,國家利益代表著人民的根本利益,任何個人利益都應該服從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不論過去,還是現在,對任何人來說最難過的是親情關,這是個人利益的主要方麵。因為人都有七情六欲,共產黨員也有普通人的感情和欲望。但是共產黨員與普通人應該有不同之處,即具有高尚的無產階級道德的人格魅力。當親情利益與國家利益或他人利益相衝突時,共產黨員應顧全大局。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捍衛者。周恩來、彭德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為維護大局利益,對親人的要求都非常嚴格,有時甚至到十分苛刻不近人情的地步。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很多黨員幹部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不徇私情,克已奉公。在這方麵,吉林省原水利廳廳長汪洋湖做的很好。他的三女婿長期待業在家,為節省開支,夫妻倆把家從城市搬到了農村,靠給人做點小工程過日子。有一天晚上,吃過晚飯,三女兒看父親興致不錯,就說“爸,你看我們倆這幾年日子挺難過,聽說水利項目多,我們不要求大的項目掙多少錢。隻要有小的工程能使我們維持生活就可以。您要是給我們機會,我們保證不給你抹黑。”汪洋湖說:“我知道你們生活困難,沒有吃的你們可到我這兒來,但這件事你根本不要想。”三女兒聽完就哭了,汪洋湖的老伴也陪著女兒掉眼淚。哪有父母不疼自己的兒女的,更何況是一個對女兒有著深深歉疚的父親,但權衡對女兒的歉疚和對黨的忠誠,汪洋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為國家幹部樹立了榜樣。

新中國成立了65年,現在雖然國強民富了,但仍要發揚革命光榮傳統。如果忘記革命曆史,就會脫離群眾,就會在困難麵前退縮,就不能奮力改革開放,已經取得的成果可能喪失。毛澤東同誌曾經告誡全黨說:“成千上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每個共產黨員都是準備為黨犧牲一切的人,今天在全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奮鬥過程中,和打天下的先烈比起來,我們還有什麼個人利益不可拋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