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要快樂,因為悲愁是一種生活,快樂也是一種生活,何不讓自己的生活快樂起來呢?快樂是一種幸福,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內心能感受到的幸福。讓我們揚起快樂的風帆,向幸福的目的地前行吧!
找到真正的自己
愛默生說:“做你自己,此即你存在的意義。”任何人都隻能給你人生的建議,而不能為你的人生負責,畢竟他們無法代替你的生活,不是嗎?不論做任何事,都要想到是“為自己而做”——順著你心中所想的去做。試想,如果一輩子都不能為自己而做,生命還有什麼意義!麵臨決定時,別人的意見是要聽的,但不應照單全收,也不該屈從,更不要被別人左右,需要經過自己慎重的理解,然後再由自己做出判斷和選擇,這才是對自己的命運負責。
許多事沒有成功的關鍵在於一開始人們沒有認清自己的能力。在人生的前進過程中,你往往會麵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可以說,不同的選擇就會產生不同的命運。當你在進行這些選擇的時候,千萬要慎重,因為這關係到你將來的命運。
如果你的父母要你當醫生或律師,而你想當畫家或作家,選擇自己要走的路是自私的嗎?不,這不是自私,因為生命是屬於你自己的,你可以選擇想要的一切。
找到真正的自己,然後用百倍的勇氣與信心來戰勝各種障礙。
一個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最起碼對自己先要有個正確的認識。在認識到自己長處的前提下,揚長避短,認準目標,把一件事情或一門學問刻苦認真地做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會結出豐碩的成果。好高騖遠的想法必須排除,如果僅僅為了麵子,不顧自己的特點,不自量力地擠進某個熱門行業,結果隻能以失敗告終。
某單位的外貿部有兩位年輕人,一位是俄語翻譯,一位是英語翻譯。兩個人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生,風華正茂,在單位領導的眼裏,兩個人都是未來外貿部經理的候選人。對此,兩個人心照不宣,在工作上暗暗較勁,你追我趕,每年的業績完成得都十分出色。
該單位原先有俄商的投資,因此單位管理層經常需要和俄羅斯人打交道。理所當然的那位學俄語的翻譯經常在公開場合露麵。一時間,他在單位裏的口碑好於那位英語翻譯。
英語翻譯坐不住了,照此下去,他肯定會處於劣勢,失去很好的晉升機會。於是,他決定憑著大學時選修過俄語的基礎,暗暗學習俄語,準備超越對手。
幾年過去了,他擁有了一張俄語等級證書。他開始嚐試著與俄商進行對話,幫助一些營銷員處理一些有關俄文的翻譯任務。同事們對他掌握兩門語言十分佩服,他自己也感到有一種成就感。
就在他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候,他翻譯的澳大利亞商人的貿易合同,關鍵詞彙失誤,給公司造成了10萬美元的損失,雖然事後公司通過談判,挽回了部分損失,但公司董事長為此震怒。
反省再三,他醒悟過來,這段時間忙著去學俄語,早已疏於對英語詞彙的充實和溫故,發生失誤是在所難免了。
他在自己的專業上敗下陣來,而且他的俄語即使再苦學幾年也無法達到對手的水平,為此,他悔之不及。
人的一生其實並不需要什麼都擁有,隻要擁有其中的一項,也就是你最擅長的一項,然後深入地挖掘它,精益求精,在這個領域內有些建樹,它就將會讓你享用一生。每個人都要靜下心來,聽一聽內心的聲音,這些聲音就是你的自信在呼喚你的激情,開發你的智力,讓你在成功的路上大步前行。記住,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做你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最擅長的事情上可以做出更大的成績!
朝著一個目標努力
目標就是在一定期限內必須達成的夢想。每一個想成功的人都需要一套基本的目標,從現在開始,寫下你自己的目標,並把它貼在你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隻有這樣,你才會把它當成一回事,你才會集中利用自己有限的資源,強迫自己去實現它。
對於那些淺嚐輒止、見異思遷的朋友,非洲獵豹的做法不失為一個榜樣。這裏是非洲的馬拉河,河穀兩岸青草嫩肥,草叢中一群群羚羊在那兒美美地覓食。一隻非洲豹隱藏在遠遠的草叢中,豎起耳朵四麵旋轉。它覺察到了羚羊群的存在。然後悄悄地、輕手輕腳地、低頭哈腰地、慢慢地接近羊群。越來越近了,突然羚羊有所察覺,開始四散逃跑。非洲豹像百米運動員那樣,瞬時爆發,像箭一般地衝向羚羊群。它的眼睛盯著一隻未成年的羚羊,一直向它追去。羚羊是跑得飛快的,比非洲豹更快。在追與逃的過程中,非洲豹超過了一隻又一隻站在旁邊觀望的羚羊,但它沒有掉頭改追這些更近的獵物,它一個勁地直朝著那頭未成年的羚羊瘋狂地追。那隻羚羊已經跑累了,非洲豹也累了,在累與累的較量中,比最後的速度和堅持力。終於,非洲豹的前爪搭上了羚羊的屁股,羚羊絆倒了,豹牙直朝羚羊的脖頸咬了下去。
可以說,一切肉食動物都知道在出擊之前要隱藏自己,而在選擇追擊目標時,總是選那些未成年的,或老弱的,或落了單的獵物。在追擊過程中,它為什麼不改追其他顯得更近的羊呢?因為它已很累了,而別的羊還不累呢。其他羊一旦起跑,也有百米衝刺的爆發力,一瞬間就會把已經跑了百米的豹子甩在後邊,拉開距離。如果丟下那隻跑累了的羊,改追一頭不累的羊,以自己之累去追羊之不累,最後一定是一隻也追不著。
動物世界的這種普遍現象,也許是一種代代相傳的本能。但它啟發人類仿效,在一切追逐目標的過程中,都要借鑒這種智慧。
工作是快樂的中心
工作是人生的主要內容,年幼時求學,為的是更好地工作;青年時要努力地工作;老年時雖然退了休,可許多人還是壯心不已,仍然在發揮自己的餘熱。因為他們知道,沒有了工作,生活就失去了樂趣,顯得空落落的。在他們眼裏,工作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痛苦。正如鬆下幸之助在《路是無限的寬廣》中寫道:“工作就是快樂的中心。”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乞丐來到一個庭院,向女主人乞討。這個乞丐很可憐,隻有一條胳膊。女主人看後,毫不客氣地指著門前一堆磚說:“你幫我把這磚搬到屋後去吧。”
乞丐生氣地說:“我隻有一隻手,你還忍心叫我搬磚,不願給就不給,何必捉弄人呢?”女主人並不生氣,故意用一隻手搬了一趟作示範,說:“你看,並不是非要兩隻手才能幹活。我能幹,你為什麼不能幹呢?”乞丐怔住了,兩隻眼睛死死地盯著女主人。終於他彎下腰,用他那唯一的一隻手搬起磚來,一次隻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四個小時才把磚搬完,累得氣喘如牛。婦人遞給乞丐二十元錢,乞丐感激地說了聲:“謝謝你。”婦人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己憑力氣掙的工錢啊!”乞丐聽後,眼睛裏閃現出亮晶晶的東西,對著女主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離開了。
過了很多天,又有一個乞丐來這裏乞討,那婦人讓他把以前搬到屋後的磚搬到屋前去,可乞丐不屑地走開了。
若幹年後,一個很體麵的人來到這個庭院,這個人是一隻手。他俯下身,對坐在院中已有些老態的女主人說:“如果沒有你,我還是個乞丐,可現在我成了公司的董事長。”老婦人隻是淡淡地對他說:“這是你自己幹出來的。”
乞丐如果以殘疾為由,乞討度日,不肯勞動,那他便會永遠活在地獄裏,不能體會到人生的快樂。婦人是偉大的,她教會了乞丐做人,讓他明白,工作是幸福的,勞動比什麼都快樂。正如哥裏基所說:“如果將工作視為義務,人生就成了地獄;如果將工作視為樂趣,人生就成為樂園。”
工作是快樂的源泉,它能使人忘卻悲傷,忘掉一切不愉快的事情,大凡失戀的人或者受過重大打擊的人,往往會把全部心思放到工作上,讓自己變成一個“工作狂”。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以工作來忘掉悲傷,忘掉不快,直到把煩惱憂傷全拋到九霄雲外。
抓住時機,
審時度勢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我們應該準備著,時機一到就要迅速地來下決定。”生活中的許多不幸和壞運氣,並非上天或別人造成,隻不過是沒有看準時機。如果能學會在時機來臨時識別它,在時機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動,誰說不會輪到你。
有位記者曾同老演員查爾斯·科伯恩進行過一次交談。記者問的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一個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獲得成功,需要的是什麼?大腦,精力,還是教育?
查爾斯·科伯恩搖搖頭:“這些東西都可以幫助你成功。但是我覺得有一件事甚至更為重要,那就是:看準時機。”
“這個時機,”他接著說,“就是行動——或者按兵不動,說話——或是緘默不語的時機。在舞台上,每個演員都知道,把握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相信在生活中它也是個關鍵。如果你掌握了審時度勢的藝術,那麼在你的婚姻、你的工作以及你與他人的關係上,就不必去追求幸福和成功,它們會自動找上門來的!”
這位老演員是正確的。如果你能學會在時機來臨時識別它,在時機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動,生活中的問題就會大大簡化了。那些反複遭受挫折的人經常會對毫不留情的、不懷好意的世界感到泄氣,他們幾乎永遠意識不到: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了恰當的努力,但卻在不恰當的時機放棄了。
一位家庭關係法庭的審判員在談到夫妻關係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哦,這些吵鬧不休的夫妻們!他們隻要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有煩躁不安、情緒低落的時候,這種時候一個人受不了嘮叨或批評即使是善意的勸告!隻要夫妻雙方肯了解對方的心情,知道什麼時間去訴苦,什麼時候去流露感情,這個國家的離婚率就會下降一半。”
許多人都以為會看時機是一種天分,也就是生來就具備的,就像是具有音樂細胞的耳朵一樣。但情況並非如此,通過觀察那似乎有幸具備這種天分的人,你會發現這是一種隻要努力留心任何人都能獲得的技能。
為了掌握恰到好處地處理時間的藝術,需要牢記五個必要的條件。
首先,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掌握好時間在待人處世上具有重要意義,莎士比亞曾經寫道:“人間萬事都有一個漲潮時刻,把握住潮頭,就會領你走向好運。”一旦你明白“看準時機”的全部重要意義,你就朝著收獲邁出了第一步。
其次,和自己訂一項條約,這就是當你被憤怒、恐懼、嫉妒或者怨恨的旋渦所驅使時,千萬不要做什麼或者說什麼,這些情緒的破壞力量可以毀壞你精心建立起來的“觀時機製”。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曾留下一段著名的話:“任何人都會發火的——那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對適當的對象,以適當的程度,在適當的時機,為適當的目的,以及按適當的方式發火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了。這不是一件容易事。”
第三,加強自己的預見能力。未來並不是一本關閉上了的書。大多數將要發生的事都是由正在發生的事所決定的。相對來說,很少有人能通過自覺的努力來設計今後的自己、預測未來的可能性並照此行動。
預見能力在商務中是如此重要,許多公司都把它作為工作取得進展的主要尺度。在管理家務時它也同樣是重要的。星期六會不會是到海灘旅遊的好日子?最好把現成的凍熟肉和三明治麵包放進冰箱裏。你寡居的婆婆健康狀況是否開始衰退?你最好還是麵對她可能搬來與你同住或者安排她到一所私人療養院去的可能性吧。掌握好審時度勢的藝術還包括看準將來事情會向何處發展,明白抓住現在這個時機采取行動去減少將來的麻煩或是在將來能得到好處。
第四,學會忍耐。你不能不信服愛默森所說的:“如果一個人將自己置於天分的土壤中,並且堅定不移的話,巨人般的世界也會向他讓步。”獲取這種耐力沒有靈丹妙藥,它是一種智慧與自製力的微妙的結合體。但是一個人必須明白,過早的行動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最後,也是最難的一條,就是學會做一個局外人。我們每時每刻都是與所有的人共享的,每個人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圍發生的事情。於是,真正地把握時機就包括以一個局外人的角色去了解其他人是怎樣看問題的。
要想享受美麗的人生,你必須學會抓住時機,審時度勢。
為自己選擇快樂
當你決定快樂時,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是可以快樂的。美國暢銷書《如何快樂》的作者、心理學博士凱倫·撒爾瑪索恩說過:我們的生活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你隨時可能會被突如其來的變化擾亂心情。與其隨波逐流,不如有意識地培養一些讓你快樂的習慣,隨時幫助自己調整心情。
傑克和妻子莫茜開著他們的新車去德州和父母一起過聖誕節。一家人過得很愉快,所以兩個人很晚才開車往回走。他們在深夜抵達家門時兩人都已經累極了,於是隻把車放在門口就上樓洗澡睡覺了。
就在那個晚上,倒黴的事發生了,有一個偷車賊在半夜把他們的車悄悄地開走了。早上,他們起床梳洗後決定把放在車裏的東西卸下來。可是當他們打開前門時,卻發現停車道上並沒有車子!莫茜和傑克麵麵相覷,目瞪口呆。兩人四處找,並沒有找到。
悵然所失的傑克隻好拿起電話報了警。警察先生保證他們有98%的概率在24個小時內找回他們的車。接下來的幾小時,莫茜一直打電話詢問失車的情況。
“我們還沒找到,傑克先生,但現在仍有94%的機會找到。”
又過了幾個小時,傑克又打電話問。
他們再次回複:“我們還沒找到,不過8小時內還是有90%的尋獲率。”一天的杳無音信使莫茜漸漸變得煩躁,開始埋怨傑克昨天的大意。
但傑克卻沒事兒似的,還不斷地說笑話。
充滿焦慮與挫折感的莫茜問傑克:“我們的新車和裏麵的東西都丟掉了,你怎麼還有心情開玩笑?”
傑克看著她,說:“親愛的,我們的車被偷了這已經是事實了。我們可以因丟了車而選擇煩惱,也可以選擇快樂。那我們為什麼不選擇讓自己快樂而非要雪上加霜讓不快的事情更加不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