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朋友都是從此絕交

青春閱讀

作者:明明

人常說“對事不對人”,其實是“對事又對人”——下麵三個故事說穿了很多人,特別是第三個很有回味……

甲不喜歡吃雞蛋,每次發了雞蛋都給乙吃。

剛開始乙很感謝,久而久之便習慣了。

習慣了,便理所當然了。

直到有一天,甲將雞蛋給了丙,乙就不爽了。

她忘記了這個雞蛋本來就是甲的,甲想給誰都可以。為此,她們大吵一架,從此絕交。

有一年,很熱的夏天,一隊人出去漂流。

女孩的拖鞋在玩水的時候掉下去,沉底了。

到岸邊的時候,全是曬得很燙的鵝卵石,而他們要走很長的一段路。

於是,女孩就向別人尋求幫助,可是誰都隻有一雙拖鞋。

女孩心裏很不爽,因為她習慣了向別人求助,而隻要撒嬌就會得到滿意的答複。

可是這次卻沒有。她忽然覺得這些人都不好,都見死不救。

後來,有一個男孩將自己的拖鞋給了她,然後自己赤腳在那曬得滾燙的鵝卵石上走了很久的路,還自嘲說是鐵板燒。

女孩表示感謝,男孩說,你要記住,沒有誰是必須要幫你的。幫你是出於交情,不幫你是應該。

女孩記住了男孩的話,自此以後學會了對施以援手的人銘記在心,並給予更大的回報。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一開始,感激不盡。可是久了,便習慣了。

習慣了一個人對你的幫助,便認為是理所應當的。有一天不對你好,你便怨懟。

其實,不是別人不好了,而是我們的要求變多了。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

傍晚,一隻羊獨自在山坡上玩。

突然從樹林中躥出一隻狼來,要吃羊。羊跳起來,拚命用角抵抗,並大聲向朋友求救。

牛在樹叢中向這個地方望了一眼,發現是狼,跑了。

馬低頭一看,發現是狼,一溜煙跑了。

驢停下腳步,發現是狼,悄悄溜下山坡。

豬經過這裏,發現是狼,衝下山坡。

兔子一聽,更是箭一般離去。

山下的狗聽見羊的呼喊,急忙奔上山坡來,從草叢中閃出,一下咬住了狼的脖子。狼疼得直叫喚,趁狗換氣時,倉皇逃走了。

回到家,羊的朋友都來了。

牛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角可以剜出狼的腸子。

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的蹄子能踢碎狼的腦袋。

驢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一聲吼叫,能嚇破狼的膽。

豬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用嘴一拱,就讓它摔下山去。

兔子說:你怎麼不告訴我?我跑得快,可以傳信呀!

在這鬧嚷嚷的一群中,唯獨沒有狗。

真正的友誼,不是花言巧語,而是在關鍵時候拉你的那隻手。

那些整日圍在你身邊、讓你有些許小歡喜的朋友,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而那些看似遠離、實際上時刻關注著你的人,在你快樂的時候,不去奉承你;在你需要的時候,默默為你付出、關心你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朋友!(選自《幸福·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