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與韓菁清

1974年,新鰥的梁實秋(1901—1988)與台影歌雙棲紅星韓菁清萍水相逢,一見如故。短短兩個月,在天天見麵的情況下,梁實秋給韓菁清寫過90封情書!幾個月後,他倆結婚,在台灣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新郎已年逾古稀,比新娘大30歲。

梁實秋說,“人家新婚度的是蜜月,我和菁清度的是‘蜜年’”!

新婚之夜,新房設在韓家,梁實秋是近視眼,且不熟悉環境,不小心撞在牆上,韓菁清立即把新郎一把抱起,新郎笑道:

“你是‘舉人’。”新娘則笑著回敬:“你比我高明,是‘進士’(近視)、‘狀元’(撞垣)。”梁實秋患嚴重糖尿病,韓菁清不得不把家中的甜東西“堅壁清野”。但梁實秋很喜歡吃甜食,每當有客人送甜食來,他就打發韓菁清去拿東西,自己便趁機吃甜食。一聽見她回來的聲音,便馬上放下甜食,抿緊嘴巴,當然這一切瞞不過夫人,此時他便哈哈大笑,對客人解嘲說:我是P·T·T會長(“P·T·T”意“怕太太”)。

我吻的是中國有一回,老詩人嚴陣和青年女作家鐵凝等訪問美國。一次,去參觀一所博物館,開館時間未到,他們便在廣場上散步。恰巧有兩位美國老人在一旁休息,看到中國人來,他們很高興地迎上來交談,說中國人是他們最為敬仰的。其中一位老人為表達這種崇敬的感情,熱烈地擁抱鐵凝,並親吻了一下。鐵凝十分尷尬,不知所措。另一位老人也抱怨那位老人說,中國人不習慣這樣,那位擁抱過鐵凝的老人,像犯了錯誤似的呆立在一邊。嚴陣走上前去,用一句話打破了僵局。他微笑著說:“嗬,尊敬的老先生,你剛才吻的不是鐵凝,而是中國,對嗎?”那老人馬上笑道:“對,對!我吻的是鐵凝,也是中國!兩種成分都有。”尷尬的氣氛在笑聲中煙消雲散了。

陸文夫智答陸文夫的小說不乏幽默感,生活中的陸文夫也是個詼諧風趣的人。他說話不多,然而出言拔俗,妙語連珠,往往令人忍俊不禁。

在紐約國際筆會第48屆年會上,輪到陸文夫發言。麵對來自40多個國家的600多位代表,他不慌不忙,侃侃而談。

有人問:“陸先生,您對性文學怎麼看?”陸文夫清了清嗓子說:“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禮品時,往往當著別人的麵就打開來看。而中國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離開以後才打開盒子。”他用生動的比喻把一個敏感棘手的難題解答得既簡練又圓滿。他從中國人和西方人的不同生活習俗說明了文學作品體現民族性的理論課題。聽眾席裏發出會意的笑聲,接著全場鼓掌,反應之強烈,氣氛之活躍為本屆年會所罕見。

活著和吃飯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的大哲學家,柏拉圖的學生。他還在生物學、生理學、醫學等方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有人問他:“你和平庸的人有什麼不同呢?”亞裏士多德回答說:“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都是要後悔的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精於演說和辯論,並常常在回答學生問題時表現出驚人的口才。

一次,有個學生問他:“請問老師,人是結婚為好,還是不結婚為好呢?”這是一個難以回答,尤其是難以正麵回答的問題。蘇格拉底這樣跟學生說的:“有這樣想法的人,無論取哪一種,都是要後悔的。”其含義多麼深刻呀!

尊重別人的企業家有一次查爾斯·史考勃經過他的鋼鐵廠。當時是中午休息時間,他看到幾個人正在抽煙,而在他們的頭上,正好有一塊大招牌,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嚴禁吸煙”。如果史考勃指著那塊牌子對他們說:“難道你們都是文盲嗎?!”這樣隻會招致工人們對他的憎恨。然而,史考勃沒有那麼做。相反,他朝那些人走過去,友好地遞給他們幾根雪茄,說:“諸位,如果你們能到外麵抽掉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盡了。”吸煙的人這時會怎麼想呢?他們立刻知道自己違犯了一項規則,於是,便一個個把煙頭掐滅;同時對史考勃產生了好感和尊敬之情。

因為史考勃沒有簡單地斥責他們,而是使用了充滿人情味的方式,使別人樂於接受他的批評。這樣的人,誰不樂於和他共事呢?

如果批評一個人的時候,無情地剝掉了別人的麵子,傷害了他的自尊心,這樣很容易抹殺了你與別人之間原有的也許是很深厚的感情,這樣的話,你將得不償失。

不用操心當米開朗琪羅畫天頂畫的時候,教皇朱理二世曾要他給那些聖徒和先知們的衣服上加些金色,以示高貴。米開朗琪羅半開玩笑式地加以拒絕說:“您知道,他們本來都是些窮人嘛!”當他作大壁畫時,教皇又派人要他修改畫上的人物。米開朗琪羅卻以平靜的口氣讓來人傳話給教皇說:“請告訴教皇,修改一幅畫是件小事,用不著他那麼操心,還是讓他老人家把世界修改得好一點吧。”但丁的富有世界名著《神曲》的作者但丁,生前十分貧寒,由於反對封建貴族,曾被放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