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老師認為,這種僅以保證產品質量為目標建立的供應商類夥伴行為,行業內大大小小的家具生產企業都在做,企業在夥伴模式上並沒有給顧客提供出更獨特的價值。
代理服裝的B企業
B企業不僅麵對設計的巨大瓶頸,還糾結於是生產情侶裝,還是親子裝。輔導老師認為設計問題不解決,無論情侶裝、親子裝,對顧客都不會有吸引力。沒有吸引力,就沒有競爭力。
如何解決設計人才難題?B企業老板提出一個問題後,接著又滿懷疑惑的問,如何通過商業模式幫我解決設計人才奇缺的難題呢?
難題往往是創新的橋梁。輔導老師啟發B企業老板,能否用眾包模式來解決?隨後舉了一個幾乎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即蘋果的APP Store采取的眾包模式,軟件設計者注冊後,蘋果提供AppSDK和相應的技術支持,讓設計師開發應用程序,然後允許上傳到APP Store銷售,蘋果與設計者進行3:7分成。我們建議B企業可以考慮借助互聯網來突破困境。
做名畫仿真的c企業
C企業的主要問題是自認為找不到迫切需求。輔導老師告訴他們,也許從迫切需求人手,這個角度就是錯的。
喬布斯曾說:“別問消費者想要什麼,企業的目標是去創造那些消費者需要但表達不出來的需求。”許多時候,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有無需求,所以從市場需求出發去研究,很難找到答案。
在溝通時,輔導老師提出,直接出售名畫仿真產品之路走不通,能否換條跑道,即改變產品模式,不賣產品賣服務?從這樣的角度思考,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主張。
茅台鎮酒企D企業
D企業老板似乎承載滿身的負能量,他的表現有兩個特點,一方麵是由於在行業中經營多年,似乎無所不知;另一方麵是聽過老師在課堂上對創新模式的講解後,認為沒有多少參考價值;他說白酒行業並沒有多少模式可選。
這種認知或者說價值觀,導致他對輔導老師的啟發一概排斥,套用一句俗語,他幾乎是“油鹽不進”。
析易有兩大核心理念,一是“不能用競爭對手的方式去超越競爭對手”。希望D企業老板在現場要完全拋棄競爭對手,不要再學習競爭對手,否則這一趟就白來了。
另一個理念是“從來創新都不是來自本行業。”要想找到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必須要把握“清零”原則,忘記自己車載鬥量的行業經驗,從其他行業進行思考。
做冷食的E企業
E企業的核心問題是區域拓展不利。即使在其所在地,其產品市場主要集中在城鄉結合部及各縣級市區。E企業老板希望輔導老師能直接給出具體建議,他們認為自己的模式沒有大問題,在本地市場經營了十幾年,已是當地著名的雪糕和冰棍品牌。主要問題是離開本地,走出去就不行,這怎麼辦?希望給出建議越具體越好。
坦率地說,此時即便有好建議也不能立刻就給;因為策劃可以說是與客戶的共同思考,企業偷賴直接問你要絕招,即使我們拿出絕招來,對方也未必會認可。但不給絕招,不能不給思考方向。
這裏要強調的是,不能沿著渠道受阻的邏輯去追問原因以求改善,因為這種常識性思考客戶可能已經想過許多年,也肯定想過、甚至嚐試過多種方法,局麵仍未改善,問題往往不是出在渠道模式上。析易認為最近的路是彎路。既然渠道受阻,我們建議能否從其他子模式或模塊著手進行思考,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創新
在3天2夜谘詢式培訓中,析易經常使用一個非常簡單、有力的創新方法,即“+-×÷”法。+是指對子模式中的價值元素,通過做加法增加價值,實現微型創新;-是指對子模式的價值元素,通過做減法,使企業聚焦到最有價值的元素上,實現微型創新;×是指通過借鑒其他行業的經驗,用本行業中還沒有的價值元素對子模式進行改變,從而實現突破式創新;÷是指將行業中認為理所當然存在的價值元素,從子模式中完全剔除,以此實現突破式創新。
A企業:以床墊為核心的睡眠係統服務商
如何解決A企業遭遇的增長瓶頸?我們用“+-×÷”法,與A企業的幾個學員從產品模式作為起點進行分析。
由於床墊是耐用消費品,消費者更換頻率低、使用周期長,有的床墊用了十幾年都不換。從+法角度看,若要提高產品競爭力就會采用增加新功能、舒適度或想法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麵努力對產品進行創新,大家討論後認為,創新的周期、投入不可控,小小的改變又不足以創造出新的市場。從法的角度看,已是減無可減,因為A企業床墊本就僅僅聚焦到了保健睡眠的訴求上。那麼,×法上有沒有可能突破呢?
企業的幾位高管在床墊行業都鏖戰多年,對床墊的消費及使用情況可以說是專家級別,在溝通中,我們了解到這樣一個信息:不同季節應該使用不同床墊。
比如,夏季用的床墊需要硬一些,悶熱天氣和睡伴的頻繁翻身,偏硬的床墊會相應減少對睡眠的幹擾。此外,夏季潮濕易滋生各種細菌,南方尤其明顯,應采用滅菌功能的麵料,且床墊的透氣性要好。冬季相對幹爽,軟一些的床墊會感覺更舒適。春秋最好是軟硬適中。床墊選用不合適,一覺醒來就會有渾身乏力之感,越睡越累。
但是對床墊這樣一個臥室裏的“龐然大物”,讓顧客為一張床買幾張適合不同季節的床墊,在現實中應該行不通。既然賣床墊不可行,能不能不再賣床墊,而改為賣服務呢?比如開展租賃床墊業務。
當提出租賃床墊的概念,大家頭腦中立刻湧現出許多問題,如:這樣能掙錢嗎?如何才能方便給顧客提供服務?顧客家裏沒地方保存,企業如何進行保管?……
創新就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有位企業的高管說,在參加培訓前,他們已經計劃以睡眠養生為訴求,準備建立社區化睡眠養生體驗館。由於還在討論中,並未開始實施,是否可以把床墊租賃與社區化睡眠養生體驗館結合起來,這樣體驗館就不再銷售產品,而以銷售服務為主。
非常好的想法!我們繼續引導並又拋出新的商業概念,是不是把租賃床墊提升為床墊睡眠係統方案的解決者。因為床墊這樣的產品,即使按季節進行租賃服務,一個季節的周期也不短,加上社區店銷售半徑有限等因素,體驗館能不能維持都是個大問號,更遑論盈利能力了。而床墊睡眠係統方案的解決者,尤其是解決方案的提法更有延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