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動員計進以及準備工作將於1856年的十月完成,之後大軍開赴新家坡進行第二階段的物資補給以及作最後的準備工作,最終於1857年春天發動對中國的進攻計劃。
英女皇懷著坎坷而驚疑的心簽署了戰爭議案。因為這次內閣大臣以及首相先生都對這次戰爭持擔憂的心態。結合上次對清國的戰外失敗情報來看,大清已經擁有了一支不少於十萬左右,裝精良的新式陸軍,並且擁有一定數量的大型火炮。如果清國堅決反抗的話,英軍的補給線過長將會成為整場戰爭中對英軍最為不利的因素。
議會通過的戰爭預算也是曆次戰爭之中最高的,超過了一千萬英磅的支出,可以說如果這次戰爭失敗的話,內閣將有可能會被反對黨借機推翻。但是也正是因為因為克裏米亞戰爭的因素,反對黨在民間已經有所抬頭,內閣和議會忌於國內情勢不得不發動這場對清國的戰爭,以此來穩定國內情勢。而法國因為拿破侖的複辟,原本就不得人心,法國皇帝陛下迫不急待地想要用一場徹徹底底的勝利來穩定他的帝位。
無論任保情況下,英法對中國的戰爭是在所難免的,而德國人原本就打算看好戲的心態來看待這場幾乎有可能扭轉整世界格局的戰爭,對於英國人發出的聲言一笑了之。在他們看來,中德合作不過既於利益的結合,而中國的能否能勝出這場戰爭,對於遠在西方的德國來說也算可有可無的事情。
首先如果中國打敗了,那麼於德國來說隻麵臨著失去一部分中國市場的境地,向年來對中國市場的滲透已經奠了德國在遠東的地位,英法再想對德國在遠東的利益進行打擊是不合情理的,而如果中國再次勝利了,那麼東方將出現在一個無比強大的國度,英法對於遠東的擴張將就此止步,而德國卻能以中國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繼續在遠東獲得更大的利益。可謂享盡好處。
而對於這些,鹹豐心裏也有個成算,雖然英法這次出兵的人數大大超過了自己對曆史所知的二萬五千人,但是大清新軍的發展,也是英法無法想像得到的變數。鹹豐六年的春天,鹹豐為小格格念慈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生日派對之後,便讓祁雋藻與王韜兩們招集了漸漸成形的大清內閣大臣們招開了第一次大清內閣議會。
議會就既將通車的直隸至山西太原的大清第一條鐵路作出規劃。這條鐵路主要的任務還是將山西境內的煤鐵資源運送至直隸的兵工廠以及各大工業廠區,其次便是可以方便山西,直至陝甘地區商品流通,以及客運工作。
其次便是對於即將完工的旅順船廠在新的一年內的下單計劃。議會針地於新的一年大清國民財政預算,再結合鹹豐提出的意見,決定先向旅順船廠下達一艘戰列艦以及兩艘巡洋艦的定單計劃。
既而議會還通過了在新的一年對於商業稅賦的調整以及減免其中許多不合理的,前時留下的扼製商業發展的稅收,再次興起工商業發展的浪潮。新的內閣財政大臣,剛剛歸降的前太平天國幹王洪仁稈(暈,原來的那個字好像是個老字,打不出來,大家將就一下吧),提出銀行的設想,並在大會通過在新的一年之中籌建銀行的預案。
大會還通過一項新的商業草案以及新的商業稅賦草案,針對目前商業市場的混亂以及稅賦不統的狀況進前暫進的調整。之後大會通過了對全國進前調整性裁軍計劃,並理定了各大總督治下可編製的軍隊人數。
分別為兩廣十萬,另廣西提督劉永福轄下五千黑旗軍另算;兩湖十萬,兩江十萬,閔浙十萬,四川五萬,直隸二十萬,東北二十萬,另陝甘寧地區預定軍隊的總數為十萬。對於裁撤下來的全體舊有之清軍合格者全部編放地方守備部隊,設定為地方防禦力量。
大會還就即將實行的全國性兵役製度進行了初步投票表決,最後決定先以江南江北以及直隸等地區先行推行。以大清預兵役製度草案的形勢下發到各府道。草案規定,試先區域內凡年滿十八滿男子,小於三十五歲的大清成年男子有義務參加曆時三年的軍事訓練,而三年訓練成績優秀者,編入地方守備軍隊服役,其餘將退入民兵編列,四十五歲之後兵役自動取消。
此草案預計於鹹豐七年開始實行。最後,大會就吏治整合的具體實行方案進行第一輪的草擬,並定於今年第進第一輪的裁員以及整合工作。並對即將起動的南北大動脈的三條大型鐵路的修築作出初步預算,並作出朝廷將給予的民間股份以及金額作出具體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