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起與二十多名部下走出虎門炮台陣地一裏多地的時候,聯軍掩護登陸的炮聲再次響起。鮑起知道這次炮聲之後,他將再也看不到那二千餘勇敢地與聯軍艦隊以及陸軍虎戰了一天一夜的湘楚子弟再見麵了,於是二十多人雖然奔跑得速度輕快,心中卻是無比沉痛的。
再奔跑了一陣,鮑起等人便聽到密集的槍聲在身後響起,然而這次鮑起再不複先前那種聽到槍聲便勢血沸騰的心情了,因為這次他再聽到的槍聲,會一次比一次少,一次比一次低,那說明著那些跟隨自己征戰了多年的楚軍子弟要永遠的倒在那片他們為之拋灑熱血的大地之了。
想想那二千艱苦作戰了這許多時候的將士雖然倒在了炮台之上,卻是不能給他們好好的收屍,埋葬,鮑起想怕是這二千兄弟要成了那片土地上的孤魂野鬼了吧。也好,讓他們在那裏看著,看著自己怎麼帶著活著的兄弟們為他們報仇雪恨。
鮑起帶著人在夜幕降臨的時候終於回到了廣州城內,可是他們並沒有做任何停留便直接出了廣州城,向北追上左宗棠的大軍去了。僅管看著廣州城內百姓們回聽說洋人來了,而惶惶不知所措的混亂著,他也沒有心思去理會了。經過虎門炮台那一戰,鮑起終於理解了左宗棠一直掛在嘴邊說的那句“為了勝利,再多的犧牲也是值的”。
鮑起經過十幾天的艱難跋涉終於一路不停的撤退到了韶關與左宗棠的大軍彙合。一路上因為傷勢在重的原因,鮑起帶回來的二十幾個的楚軍和一師三團的士兵之中還是有兩名士兵在撤退的道路之上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過。
聽了那一場驚人的戰鬥,左宗棠也是吃驚不已,深感鹹豐遠見卓識不凡。原本以左宗棠深受林則徐的洗禮,作出堅決拒敵於國門之外的事情他是不會反對做的。要不是鹹豐一再要求他將兵力撤退到韶關一帶駐防,他可能會將整人楚軍第一師都丟在廣州與聯軍硬悍。就這他還是暗地裏留下了一個團二千多人在虎門炮台之上與聯軍大戰了一場。
雖然這裏麵有他自己的想法與理由。但是聽說二千多人隻阻擋了聯軍一天夜便全軍覆滅了,左宗棠還是深感聯軍的強大不是現在的大清能夠輕意打敗了。於是對於鹹豐深謀遠慮,布下天羅地網之計他終於開始深表讚同了。
不過這場大戰也給左宗棠帶來的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被小猴子一路背了近百裏的撤退到了韶關的那名法國士兵以一群大夫的急救之下終於醒過來了,並且帶給了左宗棠以及鮑起一個驚天動地的好消息,那就關於聯軍艦隊司令官在第一天的大炮戰之中被炮台守軍爆死的消息。
這個無疑天是一驚天動地,卻又意料之外的喜訓。左宗棠沒曾想到過自己這一意外之舉卻能有這樣大的意外收獲。然而左宗棠並不知道他的意外之舉雖然帶來了意外之喜,卻令鹹豐的計劃不得不進行一下變動了。
鹹豐七年的四月,聯軍艦隊終於費盡全力地清除了虎門炮台之上的守軍力量,掃清了廣州外的防禦力,得以全軍逼近廣州,然而當他們來的廣州並再次向廣州清政府提出要求清軍二十四小時內無條件投降並,立刻派相關人員北上向大清皇帝建議同意英法兩國的修約要求並賠償上次聯軍的戰爭賠款的時候,得到的是一陣無言的沉默。
整個廣州除了滿城再次陷入慌亂的百姓之外,英法聯軍再沒有發現一個清軍的身影。仿佛廣州這座大清對外開放最早的城市,是一片很久都沒有人發現的新大陸一樣。聯軍苦笑著地經過一天一夜大戰,損失了近五千餘人以及十艘炮艇,四艘巡洋艦,一戰超級戰艦之後,得到了一座相當於空城的廣州城。其他的他們一無所獲。
這不是聯軍想要的勝利,這樣的勝利可以用雖勝尤敗來形容。因為英法這次來中國的目的是逼迫清政府投降,答應自己對於《南京條約》等一係列不平等條約的修約要求,順帶著就上次聯軍戰敗事件,對大清政討回一筆可觀的戰爭賠償款,救回被大清俘虜的五千餘名英法聯軍的士兵。
可是聯軍僅止得到了一座被大清政府當作棄子放棄的廣州城,這樣的戰果顯然無法得到想要的結果的。聯軍進放廣州城之後,對當地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搶掠,雖然這樣的事情對於中世紀的英法這樣的大麵積殖民國家來說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由於並沒有真正達到目的,為了便於在廣州駐紮,聯軍司令部還是有節製地限製了士兵的“無理”舉動。
聯軍司令部就這次虎門大戰,以及未達到的戰前預目的,在兩廣總督府裏招開了第二次聯軍軍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