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後的陽光,雖然軟弱,但在北風靜止的時候,舒心地在溫和的陽光走,靜靜地獨走,卻也是一種另樣的風味。陽光直射之下,鹹豐漸漸地也感到陽光的溫暖,在身上緩緩地遊遍全身。這是一種不同於火光前的溫暖,那樣強烈,卻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陽光下,在全身遊走的溫暖,便如被心愛之人所擁抱。溫暖如貼心一般,久久令人回味。
北京的大街小巷越來越熱鬧了。采購年貨的百姓,幾乎將每一條大街都堵得有些水泄不通。腰包漸漸鼓的百姓,經不過強烈的購買欲望,在各式的灘販前流連。雖然仍忍不住為了能多省下幾個子的零碎錢而與小販大費口舌討價還價一翻,卻是在買到自己喜愛之物之後,雙方都滿臉笑意。
被這種氣氛所染,鹹豐臉上始終都帶著如溫陽般的笑意。一路上抱著改扮了一般的小念慈,漫無目的地在大街上走著。雖然街上的擁擠令鹹豐感覺到市場的調配需要改進,但是能看到多年不見的這種熱鬧的場麵,還是令鹹豐心中感到十分的滿足。
時而拿起一些被小念慈看中的小物件,之後便根本不與小販討價還價地將東西拿走。留下身後一直緊緊隨的錢袋子替他結帳付款。就這樣,遊遊逛逛地在這條通往外國來使住的館驛的大街上,鹹豐與小念慈已經走了大半天了。
跟據美國公使衛廉的透露,日本代表團一行人早已經來到了北京,被安排在館驛中暫時住下。至於為什麼沒有被總理衙門立即報上來,鹹豐也沒有多大的心思去多想。這次出來,鹹豐是因為想起日本人曾經來中國朝貢的時候,經常仗著當時中國朝廷的寬仁,屢屢在中國的土地上鬧事,甚至殺人搶掠,奸汙婦女。
自明末之時,因為大明帝國的逐漸暗弱。日本人已經很少,或者說根本就不來明朝進貢,參拜了。而到了明末清初,中國大地一片峰煙四起,日本人也進入德川幕府的閉關鎖國時代。幾本上斷絕了與中國的聯係。臣屬關第自然再無從說起了。
這次日本人再次前來大清進行朝貢,並願意再次回到中國的屬國的關係之列之中。通過衛廉的描述,以及自己對日本這個猥瑣國家的了解,自然不難猜出日本人此來的目的。隻是他倒是想看看,一向欺弱怕強的日本人,多年之後再一次來華,是不是還敢如先前那般放肆,在中國大地上橫行無忌,以滿足他們嚴重扭曲的虛榮心理。
逐漸接近了館驛大街。這裏因為是外國使者住的地方,街道旁的小販逐漸稀少了起來。鹹豐拍了拍一天來,都沉靜在喜悅之中的小念慈,加快了向大街去的步伐。館驛的四周不時有衛兵的出沒,這也是為了各國來使的安全才布下的守衛。
不過這些人對於一般的大清百姓是不會過多究纏的,隻要不惡意向館驛做動帶有威險性的動作,基本上百姓都可以自由通行。鹹豐遊目四望,隻見大街上的行人越來越稀小,但是離館驛的地方卻很奇怪地聚集著一群人。
鹹豐輕皺了一下眉頭,朝身後的圖先沉聲說了一句:“圖先去看看,發生什麼事情了?”
應了一聲,圖先悄悄朝人群走去。而鹹豐則站在比較遠的一顆小樹之下靜靜等候著。出現人群聚集的地方,是一處開在館驛不遠處的小茶館。簡單的小棚,幾張小桌,一張迎風飄揚的“茶”字布簾高掛在一顆離茶館不遠的小樹之上。
人群似乎情緒很激動,不時有百姓帶著激烈地吼叫聲從人群之中傳出來。其中還夾雜著鹹豐聽不太懂的話語從人群之中傳出。鹹豐的眉頭皺地更加緊了。因為那些他聽不太懂的話語正是他最討厭的日語。
日本人真地又鬧事了!這是鹹豐的第一感覺。
圖先從人群之中輕輕擠出,小跑著來到鹹豐的旁邊靠近鹹豐的耳旁,沉聲說道:“回皇上的話,是兩個倭人惹惱了茶館中的老板。旁人看不去,圍著那兩個倭人問罪呢!”
這兩年,大清的實力大漲,連帶著百姓也開始對外國人不再害怕。何況是一直被中國人瞧不起的倭人。因此看到一大群大清百姓圍著兩個倭人興師問罪,圖先也不大感意外。隻是看他的神色有幾分擔憂。似是害怕因為這些百姓的過激舉動會觸怒皇上。畢竟日本人很久沒來華了,而這次來的日本人,除了那個日本代表團之外,便無其他。如果鹹豐因為百姓的過激舉動,破壞了朝廷的形像,而生怒。他實在不好怎麼向鹹豐求情的。
“果然是倭人!”鹹豐頓時臉色一沉,狠聲道,“有沒有查是出了什麼事情?百姓看起來好像很憤怒?”
鹹豐並沒有因為一大群大清百姓以多欺少的圍住兩個日本人而意動,但是當聽到事件的主角,果然有日本人在內的時候,臉上的神色明顯看得出已經很不善了。
“這個老奴還不太清楚,要不老奴再去打探一下?”圖先心下一鬆,見鹹豐並沒要責怪那群大清百姓的意思,問詢著向鹹豐道。
“不必了,朕親自去看看!”說著,鹹豐一揮手,打斷了圖先的話,信步各人群之處走去。丟下一臉驚慌的圖先在原地,啞口無言的空自揮了一下手。無奈地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