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登陸新加坡2(2 / 2)

宋義軍放心了不少,他站起身來,完全無視了陣地外的英軍炮火,叉著腰向馬明問道:“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光看著洋人的大炮在咱們頭頂上撒歡,不聞不問?”

他是太平天國裏,大刀片子大殺大砍,走出來的將領,對於這種戰壕戰多少有些不適應,覺得這樣窩在壕溝裏,被洋人的大炮在頭頂上轟個不停,實在是鬱悶難當。但是他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降低起義軍的傷亡。馬明沒有命令,他也隻能跟著在壕溝裏趴著,雖然一心想衝出去跟馬來人血拚一場。

馬明堅定地道:“不錯。咱們就跟洋鬼子耗上了。我到要看看誰比誰更有耐心。咱們還是回去商量一下,跟朝廷的大軍彙合之後的事情再說吧。洋鬼子的大炮比咱大清的大炮差遠了。聽聲音我都知道他下刻一會在哪落下來!”

說這話的時候,馬明眼裏明顯閃現出對英國人的不屑,以及對國防軍的崇敬。英國人的大炮,現在基本上還是以加榴炮為主,這種直射式的在炮,彈道簡單明了,對於馬明這種經過特別訓練的人來說,不用看,光聽炮彈的聲響便能將落點判斷出個八九不離十。而大清經過十幾年來的發展,大炮的種類多樣,光就迫擊炮的特殊拋物線形勢的彈道,就夠讓洋鬼子喝上一壺的了。

眾人都得馬明說的話大有道理,在這裏光看著英國人的大炮爆炸實在沒一點意思,還不如回去,研究一下戰術問題來的實在一些。因此,沒有人反對,眾人隨在馬明的身後,緩緩撤出的戰壕。

而他們所分析的與現實也沒有相差多少。鹹豐二十五年十一月,當英法聯合艦隊主力艦隊被大清的潛艇部隊徹底消滅在菲律賓附近的時候,大清政府就已經開始了針對登陸新加坡的作戰計劃。

經過國防總以及軍部的統一策劃之下,鹹豐決定啟用大清南海艦隊以及東海艦隊一半的以上的海軍實力參與登陸新加坡的戰役之中。此前,英國人的新加坡派遣隊已經返回了印度洋,加入到平息印度人起義的行列之中去了。

雖然新加坡對英國人來說很重,但是畢竟印度是英國在亞洲,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印度幾乎意思味著英國國內一大半的糧食產量,還有其餘的貿易以及礦產等等。英國不可能放棄印度。因此,當新加坡的派遣艦隊全乎幾軍覆沒之後,英國政府基本上已經放棄了新加坡。

幾個地方的英軍都被印度的起義牽製了,英國現在已經無法再抽出哪怕一個士兵來,增援到新加坡了。太平洋現在是中國人的天下了,就算英國將整個印度洋艦隊派往新加坡作為支援,唯一的結果也就是同大清的海軍拚個兩敗俱傷。

這對歐洲當前的局勢來說,是英國人決不願意看到的。大清既使失去了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但他們還有北洋艦隊以及太平洋艦隊,隨時都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增援到新加坡,而英國如果失去的印度洋艦隊,那就意味著英國將徹底失去對馬六甲海峽的控製以及整個印度殖民地。

英國不可冒著歐洲的嚴峻局勢,將英國地中海艦隊以及皇家海軍艦隊都抽調過來跟大清打一場沒完沒了的戰爭。那樣的話,隻能說,那個跟英國沾親帶故的家夥會從中英戰爭之中不費吹灰之力地獲得整個歐洲的海軍霸主地位。

兩頭都得不到好處,與其如此,還不如向大清作出一點退讓,集中力量平息印度的起義。至於新加坡,就讓霍姆斯自己去想辦法吧,他能守到什麼時候,能守到什麼程度,就不再是英國政府能夠決定的事情了。

鹹豐二十五年十一月中,當霍姆斯正在集中全力將被自己包圍在沿海小村莊裏的新加坡反英華人武裝消滅的時候,他的總督府裏傳來的驚人的消息——大清帝國的海軍終於出現在了新加坡的海麵上。

巨驚之下,霍姆斯頓感局勢危險。他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對宋義軍他們的圍剿,將兩餘名英國士兵帶回到新加坡海防要塞,僅令隻留下了少量的英軍軍官率領馬一萬餘馬來土兵繼續對新加坡華武裝團體進行牽製。對於新加坡來說,目前最主要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興兵來犯的大清帝國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