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趙出院後一年多,我們又見麵了,那時他又有了一個女兒,取名“欣緣”。他說,自己還在為大女兒上學的事發愁(因為是外地戶口);關停了之前的小超市,現在正經營一家米線店,才剛剛起步……他說,現在覺得壓力很大,經常晚上睡不著覺。
我當時聽完這些事心裏很不是滋味,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勸他,但越說就越是底氣不足,因為他真的是經濟上運轉不開了。堅強樂觀如小趙,在治療最痛苦的時候都能咬牙熬過來(經曆了比一般病人多兩三次的化療,還能每天在病房帶頭示範吃煮雞蛋、喝一大盆粥),現在逐漸康複了,卻因為一家老小的生活著落而焦急得失眠。我很想幫幫他,可是連我們自己都捉襟見肘,唯一能做的恐怕隻是兩個患難戰友在精神上的相互鼓勵了……
當時我就在想,社會上那麼多做慈善的,如果有人願意為癌症患者做些什麼,我一定會建議他重點關注病人康複後的心理和生存能力的重建,因為這是他們長期生活質量的重要保障!還有就是保險。客戶得大病出險後,保險公司一般是一次或分幾次進行賠付,客戶自己決定這些賠付金的用途。如果能在賠付環節引入專業的心理輔導、就業輔導甚至創業輔導等,能夠聯合願意多做一些慈善公益事業的企業和個人一起行善該有多好!這樣的舉動定能夠契合每年以兩三百萬人數規模快速增加的社會群體的現實需要,而且對於提高我們的社會福祉也有相當大的作用!
那次見麵後,我又在想那個問題,如果當初投保了保險該有多好!如果小趙買過重大疾病保險,哪怕是額度不高的10萬,也能讓他緩個兩三年。比如,在燕郊這樣一個生活成本較低的小城市,安心讓自己養養身體,而不用出院後立刻就張羅全家人的吃喝拉撒,這種精神層麵的低負擔狀態帶來的收益,遠遠不是10萬塊錢能計量的。
對於我們自己,如果老劉之前買過跟當時收入水平相匹配的重疾保障,我們家也不至於發生家庭整體收入驟減的情況。老劉患病期間,全家人在孝敬老人和生活品質方麵確實大打折扣。根據我的觀察和感受,經曆大病之後,很多人想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能活到多少歲,而是萬一怎麼著了,如何盡量給家人提前做一些有利的安排。我覺得越是責任心強的人,越會這麼想。這也是我不願去刻意提及和求證的事。
生命隻有一次,我們要不要為它上險?
很多人不買保險是因為不明白什麼是保險,保險能帶來什麼。
能夠讓你發大財成為暴發戶的,不是保險,是彩票。明知道要出事了,甚至已經出事了,能幫你一把的不是保險,是你的親戚和朋友。稀裏糊塗買了個保險,以為自此到老出什麼事都不怕了,回頭出了問題卻說保險是騙人的,這是典型的對自己不負責任。人生風險何其多,買個洗衣機還分帶不帶烘幹、能不能加溫、可不可以洗羊毛衫之類的,更何況買的是無形服務的保險呢?這裏麵產品種類之繁多,責任條款之複雜,必須得親自去弄明白。
越是從統計上說不可能發生的事,買起保險來越便宜。20歲的小夥去買壽險是未雨綢繆,主動管理人生風險;100歲的人要說買個壽險,不知道有沒有保險公司願意做這個善事。我身邊有一些人說父母年紀大了,想給他們買點重大疾病保險,我一聽過了60了,還是算了吧,可能給保險公司的錢比人家賠的錢還多。等到自己明顯感覺到風險加大了,這個時候往往風險已經沒法轉嫁出去了,隻能自己承擔和消化。
幾年前,我還在保險公司上班的時候,曾經給公司VP做過一個給某大型商業銀行培訓的課件——關於銀保產品的國際創新趨勢。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在課件裏通過一張PPT總結了保險和其他金融的聯係和區別,關鍵詞是:保障不可替代、理財優勢互補。
簡單地說,人身保險在功能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麵,一是純粹的風險保障,二是財富增值。風險保障功能有點像咱買車險,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償,沒出事這保費就當作貢獻。財富增值就很好理解了,我們中間有很大一部都人已經被這些年的炒股、買基金、和“大媽一起買賣黃金”等豐富的投資經曆給培訓出來了,有相當豐富的投資知識。其實,保險在財富增值方麵跟上述這些東西,以及近幾年發展迅猛的銀行理財產品、信托產品、券商資管計劃等有類似之處,都是讓我們的金融財富從小雪球變成大雪球的可選工具,關鍵區別是風險收益特點有所不同。總之一個原則,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再有一個真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各人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風險偏好和可行的財富增值目標去選擇合適的產品進行財富打理就好了。
談到具體的人身險產品類型,個人認為:投資風格激進、追求高收益、能夠承擔高風險的中青年,可以考慮把投連險作為跟基金並列的一個選擇,因為市麵上不乏有一些投資能力出眾的保險公司,尤其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供選擇。投資風格穩健、期望保值基礎上的中等收益的各年齡階層人士,可以考慮了解一下萬能險,這類產品通常有保底收益(專業術語叫“保證結算利率”),浮動收益水平大體上隨行就市,但同樣有一些產品能夠在市場上脫穎而出。需要提醒對萬能險有意向的朋友,不持有5年以上的話,前期繳納的各種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會讓產品的收益水平有所打折。跟大部分保險公司的銷售代理人意見不同,我一般不給周圍的朋友推薦分紅險,原因是這種產品分紅水平不透明,而且實際分紅水平的競爭力不高,恐怕收到分紅金的時候你容易失望,指不定什麼時候負麵情緒一爆發你就會衝動地去退保。一般來說,不管是分紅險還是其他類保險,退保是個很不劃算的事,根據產品精算定價結果,中途決定退保的時候你隻能獲得叫做現金價值的東西,這個東西的金額,我估計遠沒有你想象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