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人情練達,社會人要有社會技能1(1 / 1)

為人真誠、正直,僅可無愧於心;加之智慧、策略、技巧、權變,方能廣結四方“人脈”,應對三教九流。

缺乏技術含量的人際交往注定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人情練達即文章

人際關係的基石是什麼?“誠”。這一點,幾乎沒人提出異議。中華民族把這一理念推崇到了極至。“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稍有文化的中國人對這句名言都不陌生,更少有人懷疑它的哲理性與正確性。可是,在我們的文化圈以外的老外們聽到這句話後卻有大惑不解之感。他們困惑地發問:“良藥幹嘛非得苦口,又是良藥,又有糖衣裹著豈不更好?忠言何必逆耳?既是忠言,又讓人聽得很舒服,不是兩全其美嗎?”順著這條思路推演下去,我們要說的是:人際關係既需要真誠,也需要技術;隻講真誠,不講技術,有時會把事情弄得很糟,至少是不能使問題得到很好、很快地解決。

其實,我們的古人就有了類似的觀點與做法。

《紅樓夢》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寶玉與賈母、邢、王二夫人等到寧府賞花,忽感倦怠,乖巧妥當的秦氏可卿即引她這個“欲睡中覺”的小叔叔到“給寶叔收拾下的屋子”裏去,及至,抬頭一看,牆上一幅《燃藜圖》,又有一幅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賈寶玉看到這幅對聯很不喜歡,叫著嚷著要換地方睡覺。

賈寶玉雖不喜歡,但從我們的專業角度來看,對這幅對聯卻評價甚高。它深刻揭示了人與人相處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與技術。做人應該真誠、正直、忠義,這沒有疑問。但人畢竟是一個半理性半感性的動物,有時,僅僅是真誠而沒有必要的策略和技巧,往往會使人討厭,就像過度的熱情會讓人受不了一樣。所以,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有智慧、有勇氣、有策略、有技巧,做事要學會權變,所謂“軟過關口硬過河”就是這個意思。應根據環境的需要隨時改變與他人接觸、交流的方式與方法。

如果一個小夥子非常有必要告訴他的女朋友,他們班上有個女同學長得漂亮極了,他該如何表述呢?

一種方式是:

“我們班有個女同學,長得漂亮極了,真是人見人愛。”

他的女朋友臉色有點不好看了。

“你不高興幹嘛?她真的長得好看!不信我帶你去看。”

他的女朋友臉色更加難看了。

另一種方式是:

“我們班有個女同學,大家都說她長得漂亮極了,但在我看來,還是不如你漂亮。”

“你這個騙子”,他女朋友嬌嗔道。

是的,確實是騙了她,說的是假話,他女朋友也深知這一點,但被騙得舒服,被騙得開心。而他該要表述的意思也準確無誤地傳遞給他的女朋友了。這有什麼不好呢?

我們的古人也有這麼做的成功案例。你一定聽說過觸龍言說趙太後的故事。觸龍的勸說過程多麼富於技術含量!見麵先說些閑話,讓太後的情緒緩解下來,然後說自己是多麼愛孩子,形成“自己人效應”,再引經據典,曉之以理,最後再單刀直入,言明讓長安君到齊國做人質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得到的結果是趙太後欣然同意。曆史上也有不少“忠臣”,為進忠言不惜惹得龍顏大怒,最後自己的腦袋也掉了,忠言也沒有得到采納,雖被後人讚為忠烈,但對社會對自己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總之,要想搞好人際關係,需要真誠,不真誠必為他人所唾棄;也需要技術,沒有技術或不講技術,也將行之不遠,招致種種誤解與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