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
一個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需要文學藝術的繁榮和發展相伴隨。好的作品是骨子裏滲出來的,血液裏流淌出來的,潛意識裏冒出來的。我曾經說過,“感動不了自己的人和事,我根本無法落筆”,一部好書能夠讓人民群眾廣泛認可,絕非那麼容易。一個有良知的作家,一個有正義感的公民,麵對紛繁複雜的社會問題時,首先想到的隻能是責任,隻能是為人民大眾而寫,為自己的心靈和良知寫作。
最初認識孫麗萍同誌,緣於她多年前出版的一本著作,最近以《山西老宅院》為名再版,為她感到高興。那個時候,在省政協每年的會議上,我列席社科界的討論發言,當時她是省政協的委員,我們經常見麵和交流。這位多年從事研究的學者,思想敏銳,談吐從容,具有一種人文學者的氣質和風度。她曾經跟我說起過一些創作的想法,我鼓勵她一定要寫,一定要多寫。我知道,她是省內有一定名氣的專家學者,對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做過不少事情,特別是近年來主編出版了關於山西八年抗戰、關於大寨村六十年變遷的原創口述曆史著作,在全國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為孫麗萍的新作《紅泥爐》寫序,在我來說並不輕鬆,我這裏隻是談點個人的看法與感受。
創作是表達思想和創造力的選擇。創作非易事,但也並非高不可及。較之於作者從前幾十萬字、上百萬字的學術著作,《紅泥爐》是作者小品文輯錄的小冊子,文章寫得輕鬆靈動,好看好讀。既反映作者的才情學識,反映時代變革的(節)奏,反映社會發展的軌跡,也飽含著作者關於文化問題的諸多思考和認識。可以看出,在現代社會的喧鬧與快速發展中,作者力求從文字間尋找心靈深處的寧靜與平和,尋求生命中的感動和尚高,或許也是在質樸的文字間尋找一種自我完善的方法。對一個處於各種誘惑和欲念中的當代人來說,這並不容易。從“走近非洲”這一組隨筆遊記,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皮膚的不同人種在文化上、觀念上的巨大差異,又可以從中體驗異質文化與人類的激情擴張延伸、文化創造力的多重聯係;“西北行”是作者從蘭州到敦煌的考察途中,發現並組合一些新的文化元素,特別是從山西人與西北地區發展的多重聯係中找到一些很有新意的提法,我想,這應該得益於作者長年累月從事學術研究並在田野考察中捕捉到的瞬間美麗與真情實感。知識女性的散文、隨筆,除了文筆流暢、描述細膩之外,偶爾間的詼諧幽默還充斥著思辨哲理和一些時尚的氣息。從本書的家園、書事、人才、城市文化等幾個部分,能夠看得出這位人文學者在思想上與學術研究上始終保持了關注時代關注社會變革的熱情。文化挖掘自然也是創作源泉的一部分,學者的小品文有不同於作家小品文的地方,特別是對事情刨根問底有時候能帶來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對於孫麗萍的作品《紅泥爐》,相信是見仁見智,但讀過之後一定會有所觸動,有所感悟,有所收獲。
人的顯能和潛能,常常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英國哲學家羅素認為,人生的光明源於四個基本條件的存在,即生命的樂趣,友誼的情感,愛美與欣賞藝術的能力,愛純粹的學問與知識,這是頗有道理的。人的快樂與文明程度關係很大,人的發展與教育的關係也很大。這些年來,我們培養人才的路子有些窄,大學教育的科目劃分過於細,不利於人的全麵發展,不利於通才與大師的出現。在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社會快速運轉的時代,需要更多的學者和作家付出更多的人文關懷,關注人的精神生活,用優秀的作品提升人的道德水準,豐富人的內心世界。廣大作家和從事社科研究的學者,更應該立足現實,貼近百姓,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大好機遇期,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作品,給社會留下記憶,給人類留下財富。借此機會,我也祝願更多的作家、專家學者在追求真理、追求學術與文化藝術繁榮的道路上,收獲更飽滿更美麗的果實。
孫麗萍的《紅泥爐》是一部敘事方式和敘事角度獨特精到的好書,希望有更多人能讀到這本好書。
2010年12月25日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山西省副省長,山西省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