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2 / 3)

“方總……”王大嶺指著油黑鋥亮的轎車說:“方總,這是咱們銷售公司新買的奧迪車,本想下周買,聽說你來,我提前買了!”

“王經理,”小穎站在一旁插話,“方總說要組織各地銷售點在你這裏開現場會呢!”她說著,見王大嶺瞧她,不好意思地轉臉把包遞給司機,上車了。

王大嶺所答非所問,說:“小穎,我們都理解你。”

“是的……”蔣英俊說,“理解萬歲!”

王大嶺把連喜等領到一家賓館,讓大家各自進了自己的房間洗漱,用完早餐,提議讓大家休息休息。連喜說,早晨一上班,糧食市場最熱鬧,要去看看,王大嶺隻好依了。大家一看,北大荒大米的批發零售生意都很好,原來,王大嶺的訣竅就一點--薄利多銷。米比別人好,價格又比別人的略低,一車車米不斷從庫裏往這裏拉,又不斷地往小販手裏銷。王大嶺興奮地說著他的打算,眼下,省城悄悄興起超市,還有“小倉買”,他建議連喜抓緊上免洗的小袋包裝,於是他們又考察起超市和“小倉買”來……

王大嶺建的這個批發銷售公司,連喜去年來看過,銷售形勢沒有像現在這樣火爆,這一看,他對南下擴大銷售市場更充滿了信心。三天時間,聽了王大嶺的彙報,考察了一些小超市,又研究討論了一天,連喜執意連夜乘車去濟南。王大嶺一再勸他明天中午有趟快車,正好後天早晨到濟南,下午可以乘車看看沿路風光,夜裏能好好在臥鋪上休息一宿,連喜說什麼也不肯,隻是說要抓緊看濟南的批發銷售公司。其實,他心裏是在惦記要早點兒見他那孤苦伶仃的母親。

火車駛進濟南車站,已是偏下午時分。銷售公司的經理是二妮的妹妹三妮,三妮和公司兩名副經理接到連喜等人後,在轎車開往公司的路上,問連喜今天怎麼安排。連喜說,簡單吃點兒飯,請其他人員自便休息,自己要辦點兒其他事情,需要安排一台車。三妮一猜就知道,連喜要去看他的母親,她按照姐姐二妮事先打來的電話,就沒再往下問,也沒往下說。

濟南銷售公司是在市中心一個新開業不久的糧油批發市場的東頭,後庫前店兼辦公室,店的門口遮棚下櫃台上擺晾著白花花的北大荒大米,旁邊立著大廣告牌。

連喜下了車,發現米櫃前站著臉上滿是皺紋的一位老年婦女,認準她就是自己的媽媽魏曉蘭時,先一愣,沒等說話,魏曉蘭緊走幾步過來,一下子抱住他嗚嗚大哭起來,像是激動,又像是傷心。

“大姐……”三妮去拉魏曉蘭,“見到兒子該高興,哭什麼?”

魏曉蘭到底還是見過世麵的,也是有性格的人。她鬆開連喜擦擦眼淚,像是不好意思看人,說:“高興的,高興的,古人不是有句話,叫樂極生悲嘛!”

“媽……”連喜扯住魏曉蘭的胳膊不放,“你身體好吧?”

魏曉蘭瞧瞧連喜說:“好,身體還好。”眼淚簌簌地流著,在滿臉的皺紋上流著……

“三妮,”連喜說,“這樣吧,你安排小穎她們住宿吃飯,安排一下車,我和老太太去老家看看,說說話……”

“連喜,可能你不知道,大姐不住在縣城裏,”三妮說,“大姐不回去了。我和兩位副經理已經研究了,大姐身體還很硬實,我們公司已經正式聘任大姐當了公司顧問,大姐從現在起就是我們的員工,不回去了!”

連喜瞧著魏曉蘭,不知是辛酸還是激動,問:“媽,你覺得行嗎?還能做點兒什麼嗎?”

“行,能行……”魏曉蘭的淚止了,兩個眼角銜著兩顆混濁的淚珠兒,一轉身,雙手顫微微地抓起兩把大米,“撲登”一聲朝北跪在地上,伸開抓米的巴掌捂臉哭泣著,喃喃地說:“北……大……荒……北大荒……啊……北大荒,我對不起你……呀……對不起你……呀……”

2002年2月2日--5月28日第一稿

2002年6月1日--7月3日第二稿

於哈爾濱

§§留在跨國藍天上的紀念(後記)

寫完《燃燒》的初稿,創作激情還像熊熊的火焰在心裏燃燒著,直到修改完交給出版社,這火焰才算漸漸熄滅了下來。當然,這裏所說的燃燒和作品題目的《燃燒》全然是兩碼事兒了。我堅持業餘時間寫,總是匆匆忙忙,寫了就寫了,從沒有寫後記的習慣。這本書完稿後,偶然產生了要寫個後記的念頭,想留下一點這次創作過程中有點特殊意義的小小印記。

常有人讚歎,黑龍江有我們共和國的兩大驕傲,一是北大荒,二是大慶。這裏要說的,當然是和有關的北大荒。

自古以來,不少史書上就記載過這片屬於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蠻荒之地,詳盡而生動地描述了在這裏開發建設是如何如何地艱難,同時,也記載了古代多少帝王將相和外來侵略者的多少次嚐試,都以失敗而告終。古代文人墨客把這裏的冬天描寫得那麼令人毛骨悚然:“赤手則指僵,裸頭則耳斷”,“時見雛鷹跌落於林下,孤狼陳屍於河穀”,現代著名作家聶紺弩在《北大荒歌》中寫道:“不有天神下界,匠星臨凡,天精地力,鬼斧神工,何能稍改其麵龐!”還有許許多多更加淋漓盡致的記載。如今,我們偉大的共和國不僅是“稍改其麵龐”,而是使昔日的北大荒麵目皆非。如果稱北大荒為龍江一大驕傲,那就是共和國旗幟下的北大荒三代人的共同驕傲。我們黨三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人都很關心北大荒的開發建設,還是在解放前夕的一九四七年,毛澤東同誌在《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這篇著作中,就發出了開發建設北大荒的進軍號令,十萬複轉官兵開進北大荒後,他又親筆揮毫問候北大荒人。鄧小平、江澤民同誌也分別於一九八三年和二〇〇〇年視察北大荒,對北大荒的開發建設都做了重要指示。在北大荒開發建設的曆程中,相繼共有二十七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關心和支持北大荒的開發建設。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經過三代北大荒人的艱苦卓絕的奮鬥,才創造了北大荒今日的恢弘與壯麗。目前,已開發耕地三千一百多萬畝,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農墾企業,並伴生了一百多個初具規模的小城鎮,年生產糧食達一百八十億斤,可供京津滬渝和陸海空三軍一年的用糧,成為共和國最大的糧倉,為確保國家的糧食供應做出了重大貢獻。與此同時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北大荒精神:艱苦奮鬥,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回想北大荒三代人的戰鬥曆程,這北大荒精神也是燃燒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