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當初陳安從遼東帶回來的東北大漢,也不比最初幾批精挑細選的陝甘精壯,後來招收的新丁因為人數增多條件也降低了許多,不少都是身子骨虛弱的三省流民。
在這次長時間的強行軍中,一槍未發的北方軍居然減員五分之一,都是因為體力虛弱昏蹶所至,簡直讓北方軍高層大吃一驚。
以前沒有發現,是因為原來並沒有配備如此眾多的重火力,如今還要加上翻倍的彈藥,雖然大量騾馬解決了大部分輜重運輸問題,但還是明顯增加了單兵負擔。
幸好陳安也隻是虛張聲勢而已,並沒有打算真的進攻河州,否則誰勝誰敗還是一個未知數,況且一旦打起來,北方軍在道義上是站不住腳的。
幾個老練的醫務官湊在一起,商議一番後,給出一個調整方案,在全軍飲食中增加大量肉食和粗糧,確保每餐都是葷素搭配飯量足夠,再結合大強度訓練就可以很快增強北方軍士兵的體能。
看到這一份請示,每人每月至少增加一兩多銀子夥食費用,北方軍七個營一年就是十餘萬兩銀子,陳安毫不猶豫地在上麵簽上,“照準,增加餉銀二兩。”
本來每個士兵月餉銀四兩五錢,除去夥食,可以結餘二兩多貼補家用。陳安一口氣增加至六兩五錢,甚至已經大大高於北洋新軍餉銀了。如今情勢詭譎,提高薪餉,穩定軍心才是務實之舉。
當然亦有驚喜的。第二期、第三期士官生順利畢業,迅速充實了基層排長以上的職務,北方軍的戰鬥力明顯有了一個巨大提升,戰術指揮和應用的作用才得到真正的體現。
李虎臣作為第三期士官生考核第一的成績,再加上前後幾次優異的表現,直接被陳安任命為北方軍第六個步兵營的管帶,完全超出當初入隊即隊官的承諾,立馬在全軍引起反響無數。
事實上,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士官生,因為缺乏出類拔萃的人物引領,以後就逐漸淡出了作戰一線,第一期的多進了柳石的稽查司,而第二期的則多進了林玉山的情報司,仍然憑借著資格隱隱壓製著後來的士官生。
去年新招收的第四期士官生,隨著北方軍的營製改變以及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也相應擴大了規模,一次性招收了一百五十名,甚至超過前三期總和。
軍演中兩名第四期士官生的優異表現,引起了陳安等高層的注意。
“你們叫什麼名字?”陳安親自接見了兩位代理軍官,他們各自寫出了對此次軍演成效和疏漏的總結,並且有精辟見解,這在還基本處在識字階段的北方軍中是極其罕見的。
“報告長官,胡景翼,高桂滋。”兩名極其年輕的代理軍官站得筆直。
很明顯,既然受到陳安青睞,兩名軍中新秀必然將被挖掘出來。北方軍優秀指揮人才不足的弊病,看來即將不是問題了。
陳安將士官生的定位,確立在排長以上職務,棚一級的正目和副目,除了作為一線兵丁頭目,隻是作為提拔優秀士兵和選拔士官生的必要前提。
因此,隻要是優秀的士官生,一旦畢業,至少也是隊官的級別,表現十分優異的,甚至會獲得李虎臣那樣的機會,直接充任管帶職務。
內地持續不斷的革命黨起義,讓陳安對時局充滿了不安的感覺。尤其是對他頗有好感的升允被免職,在京城的兩大助援又先後失勢,陳安總覺得要有更多堅決聽命與他的軍隊,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
雖然,袁大人在掌控北洋六鎮的情況下仍然被免職。但是陳安清楚地知道,正式因為袁大人和北洋六鎮藕斷絲連的關係,致使很想除之而後快的攝政王投鼠忌器,最終隻是免職而不是砍了腦袋。
慶親王失勢,陳安的軍火生意也停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找上了尼森伯姆。
尼森伯姆不敢答應,連忙聯係陳安,請他自己決策。
原來當年陳安曾對尼森伯姆說,可以讓他當自己的軍火銷售商。雖然陳安隻是開玩笑,但是尼森伯姆在和北方銀行的長期業務往來中,卻也察覺了陳安真的是在向國內軍閥銷售軍火。
因此,在一次私下聚會中,尼森伯姆對他自己的朋友笑說,可以幫助搞到大量的製式軍火,俄國,日本,英國的都行。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不,軍工基礎十分薄弱的俄國人,突然悄悄找上門了,看看能否真的獲得大批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