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機械的力量(2 / 2)

原本磨磨蹭蹭做計劃的參謀本部馬上集中幾十名優秀參謀軍官,連日連夜加班草擬了一份戰役方案。隻是當參謀本部根據這個方案,對戰事進行推演之後,赫然發現無論如何,北方軍都是必輸的結果。

實力相差太大了。隻要西伯利亞鐵路源源不斷地將駐紮歐洲的俄軍調回來,根本沒有什麼戰爭潛力的北方軍政府,沒有絲毫的勝算抵擋住上百萬俄軍的瘋狂進攻。

得知參謀本部推演結果後,大失所望的陳安立即下令,用飛機將所有的軍方高層全部運回大本營,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戰役研討,從各個方麵考慮對俄作戰可能的優勢或是劣勢。

一周後,所有的軍方高層都筋疲力盡,仍然沒有找出正麵對抗俄國龐大軍隊的辦法。於是,已經脫離軍界的科瓦爾,軍工界的徐尚武,以及柳石、林玉山、趙四等人全部加入研討行列。

關鍵是軍隊實力太弱小了,陳安也在整日琢磨著這件事情。

大本營會議室內,大家都茫然地喝著茶水,沒有人想要發言,要說的早就說過了,要算的也早就算透了。

“要不是我們軍政府現在實在沒錢,軍隊也不會如此窘迫了。”科瓦爾喝完了茶水,有些感慨地說。

柳石接茬道,“已經不錯了,當初甘肅才拿下了的時候,也不過四百萬銀元財政收入,去年都一千兩百多萬了,這才幾年呀。”

徐尚武倒是感觸另外的事情,“如果不是彭英甲提出來的五年鐵路建設,估計軍政府現在還在喝西北風吧。”

趙四輕笑了起來,“當年,我們跟著少爺從遼東南下,過草原的時候,可是足足幾十天路程呀,現在火車幾日就到了。”

說起當年敢於批準這個瘋狂的鐵路計劃,陳安亦是非常得意,“火車跑得可比馬車快多了,這幾年經濟就全靠它了。”

馬車?火車?鐵路?徐永昌似乎想到了什麼靈光,但是又好像什麼都被遮擋著,一頭霧水呀。

孫蔚如極為鄙視地說,“還火車呢?我坐運輸機一天就跑到二千裏外去了,比它快多了。”

運輸機?徐永昌猛的抓住了一閃而逝的靈光,機械?!

徐永昌忽然站了起來,大喊一聲,“老板,我出去一下。”話音剛落,人已經跑到會議室門口了。

陳安哦了一聲,對徐永昌難得的失態非常奇怪,暗自嘀咕難道是拉肚子了?估計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滿臉古怪的表情。

一個小時過去了,徐永昌仍然沒有出現。陳安稀奇了,拉肚子不用這麼久吧,難道掉進茅坑了?正準備叫虎子去看一下,徐永昌推門進來了。

滿臉紅光的徐永昌抱著一疊資料,信心滿懷地走了進來。

不會是徐永昌老婆同意他納妾了,才出去一會兒就這麼高興了,幾個人不懷好意地私下嘀咕起來。

徐永昌咳嗽了一下,示意他要發言了,“老板,各位同仁,我剛才粗粗做了一下統計,發現北方軍成立之後到現在,戰鬥力始終領先國內其他軍閥,但是並不是全部靠官兵人數來實現的。”他倒是毫不客氣地將陳安和其他人都稱為軍閥了。

大家都不解地看著他,這個大家都知道呀。

徐永昌馬上說出了自己的推測,“火力,火力製勝的原則,在北方軍甚至超過了軍隊規模的重要性。火力是由什麼構成的,當然足夠的人數是一個方麵,但是優勢軍械的使用更為重要。因此,我大膽判斷,不僅可以用人數來評判軍隊的戰鬥力,更要用某些軍事裝備,或者說機械的力量來評判軍隊的戰鬥力。”

所有人都如夢初醒,是呀,幹嘛隻用人數來判斷一個軍隊的戰鬥力。這是一個常用的評判標準,但是在這個技術時刻進步的時候卻是有些過時了。

尤其是北方軍早已身體力行,大量列裝的卡車和汽車,數量眾多的運輸機,都構成了北方軍遠超國內其他勢力的戰鬥力基礎。

參謀本部馬上推翻了以前的所有設想,重新開始擬定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