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亭轉了幾圈,回頭說道,“讓軍隊沿著中東路北側集結,威懾伯力和海參崴,對外就說是參與護僑,一方麵給陳安小子減輕點壓力,一方麵他們暴動了可以就近動手。”
另外幾人思忖了一番,點頭認可了這個安排。
但是即將爆發的中東路布爾什維克暴動及影響,給了張雨亭一個極大的偏見,再也不同情所謂的左翼勢力了。
日後奉係得勢占領北京時,幾乎沒有多加考慮,粗暴地命令軍警逮捕和處決了中國本土的左翼精英分子。不料這一舉動,極大地削弱了中國民族主義勢力,導致後來左翼勢力過於靠向蘇俄,在革命道路上走了極大的彎路。
民國六年末,東北境內的中東路鐵路沿線,在遠東地區第一次發生了布爾什維克領導的護路武裝起義。
漫長的西伯利亞鐵路從赤塔開始分為了南線和北線,北線環繞吉林以外經伯力到達海參崴,南線則直接穿越東北經哈爾濱到達海參崴。
隻是中東路起義一開始就出現了極為不利的形勢。
就在起義的前一天,鄧寶珊指揮的東部軍團突襲了赤塔,將就要發生的赤塔布爾什維克起義扼殺在了紙麵上。
鄧寶珊一次性集結了近百架轟炸機,在四十多架戰鬥機的掩護,從買賣城前進機場出發,對著赤塔進行了大規模的狂轟濫炸。
赤塔城裏僅有的十幾架老式戰鬥偵察機,在北方軍集群臨空的那時刻,才匆忙起飛阻截,結果被性能更好、數量更多、準備更充分的斯帕德戰鬥機全部打了下來。
隨後就是地獄降臨人間了。
完全是欺負赤塔沒有做好對空射擊防備,轟炸機群幾乎是低空掠過,沿著城防工事、兵營、鐵路線等進行連續投彈。
沒有使用重型炸彈,每架轟炸機直接就是十枚百斤炸彈,分成六架小隊模式,自由地進行了低空轟炸。
一架領頭的轟炸機,盡可能飛至低空,瞄準了一條筆直的戰壕,朝著戰壕的盡頭呼嘯著飛過。
領航員使用簡陋的瞄準儀,將腦中想象的一條空中虛線,終於和地麵的戰壕吻合的時候,大叫一聲,“投彈。”
機械師用力將一個鐵扳手往上一扳,一連串的機械牽引後,機艙腹部的彈倉蓋打開了。
在重力的作用下,十個圓筒狀的彈倉內,已經打開了保險的炸彈,終於擺脫了彈倉的束縛,直愣愣地撲向了地麵。
扔完了炸彈的轟炸機渾身一輕,馬上拉起向高空飛去。
十顆炸彈在慣性的作用下,散成了一條斜線,呼嘯著向著那些麵如土色的俄軍士兵飛去。
隨後是第二架飛機的十枚炸彈,然後是第三架,轟炸機小隊的六架飛機依次扔下了攜帶的炸彈。
六架飛機在高空會和,轉彎飛向南方,返回基地。
這個時候,晃悠悠的炸彈總算落地了。
在高空看去,地麵就像突然起了一連串的葡萄粒般的氣泡,然後是灰霾的煙塵,最後才傳來一陣低沉的轟隆巨響。
戰壕中間的幾百米突然消失了。
消失的不僅是戰壕,還有營房、鐵路、城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