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冬季議事(2 / 2)

陳安哦了一聲,以前從來不知道,移民竟然還有這麼多學問,甚至不能長期進行大規模移民。想想也是,十五年的時候,足夠兩批人產生深深的代溝了。

隻不過到了民國十六年的時候,北方軍政府所轄戶口能否支撐起這個龐大的軍政體係呀?陳安摸摸鼻子,還是多問了一句,“你們測算過沒有,如果到民國十六年,軍政府停止移民實邊政策,所轄的戶口大概有多少人?”

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有想到會問這個問題,楊增新趕緊翻開自己帶來的資料,貌似當初北方工業大學的高材生們曾經幫他預測過的,“找到了,北方工業大學曾經測算過一次,估計民國十六年所轄戶口是八千一百多萬。”

八千多萬人口呀,好像歐戰前夕德意誌帝國人口也不過六千四百多萬,陳安好像看到過當初特遣隊從歐洲帶回來的資料中有這麼一句。

應該足夠了,可以支撐起一個軍政府的政治經濟社會架構了,陳安點了點頭,也就不再繼續這個話題了。

看布政司說完了,情報署總監林玉山有些苦惱的搶先開口了,“年中的時候不是因為巴黎和會的事情吧,關內爆發了轟轟烈烈的運動,北京政府鎮壓了一陣子,結果大批的學生逃到我們這裏來了,整日在蘭州一帶喊口號貼標語,總得有個章程處置吧。”

“不是沒有簽字嗎,害得我們也和英法兩國差點吵翻臉。”陳安敲敲桌子,不滿地說。當然並不是對運動不滿,而是對英法兩國姑息日本不滿。

要不是北方軍在背後表示強烈抗議,英法兩國差點就要不顧中國沒有簽字的事實,而強行宣布某些出賣中國主權的條約了。北京政府除了表示譴責,根本毫無辦法對抗。

眼看北方軍政府為了表示不滿,甚至要給蘇俄攻擊高爾察克放水了,終於在美國的斡旋下,有些愧疚的法國政府終於退縮了,孤掌難鳴的英國人隻好不了了之。

但是這些學生始終無法理解為何中國作為一個戰勝國,卻沒有資格恢複自己權益的事實,依然在四處抨擊政府。這個北方軍政府好歹也是中國地方政府之一嗎,自然也挨罵了。

隻是絕大多數學生純粹是抒發自己的愛國熱情而已,並沒有參加這個黨,那個派的,也不存在煽動顛覆的情形,實在不好怎麼處理。

輕不得重不得呀,陳安也頭疼了,這都是弱國無外交造成的。

“對其中鬧騰得厲害的,以及參加過那些敵對派係的,一律強行遣返。”陳安終於下定決心。

“可沒有什麼理由呀?”林玉山鬱悶地說,北方軍政府沒有因言獲罪這一條。

“就說他們居留時間超了,反正絕大多數人都不是我們這裏的戶籍,也沒有正式注冊入學或就業。”陳安琢磨了一下,隨口就瞎編了一個理由出了。

林玉山傻眼了,這樣也行?

其他北方軍政府大佬都沒有做聲,結果就這麼三言兩語之間,萬惡的居留遣返製度就出台了,導致了無數英華兒女在北方軍政府轄區悲催了。

“你已經在蘭州待滿七天,旅遊時間已經結束,請於明天離開返回自己的學校或戶籍所在地。”無數巡警拿著一張小小的紙片,在那些滯留在蘭州的學生目瞪口呆的表情中,麵無表情的宣讀了這一荒唐的規定。

被強製遣返的人群自然已經上了黑名單,根本無法取得合法的入學或就業身份,麵對北方軍政府的強勢,隻好無奈地離開了蘭州等地。

當然也有憤懣不平之眾,很快就找到了這個遣返製度的漏洞,不是待滿七天就要離開嗎,那我每個月來蘭州住上六天,你能拿我怎麼辦?

麵對這種頑固分子,林玉山卻是沒什麼好的辦法。隻是如此往複來回,除了給北方鐵路公司亦或是隴南鐵路公司增加車票利潤之外,貌似也沒有多少精力去宣揚自己的思想了。

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情報署的事情說完,科瓦爾趕緊說起了自己的事情,“老板,階州火電站已經準備完畢,你看什麼時候啟動發電呀?”

陳安猛地記起,差點把火電站的事情給忘了,這可關係到大本營軍火車間的立身之本呀。

階州南部,一個投資三百多萬元北方幣的十萬千瓦級火力發電站矗立在湖畔,發電產區並不大,但是堆放煤炭的露天煤場卻是無比廣闊。想到每年至少還要四百多萬元煤炭運營費用,陳安就心疼的直哆嗦。

長長的輸電線路直接拉到更南方的大本營,直接連入軍火車間的外接能源輸入設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