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居延漢簡(2 / 2)

這個才是真正的好東西呀。

要不是大彈鼓的衝鋒槍背著實在軋人,不利於跑前跑後指揮作戰,王河山都準備將自己的二十發彈匣換成七十發彈鼓了。

而那些步槍手們都羨慕地看著同伴興高采烈地換上了大彈鼓的索米衝鋒槍,對於步兵來說,七十發子彈背在身上也是背,裝在彈鼓裏也是背,反而更有利於直接投入作戰並保持較長時間戰鬥力。

一時間,很多步槍手都提出了要求成為衝鋒槍手的請求。山地營指揮官連忙召開第二次碰頭會,強調衝鋒槍和步槍都是班排中不可或缺的組成,不得肆意擴大衝鋒槍手比例,這才勉強將這股歪風壓了下去。

因為索米衝鋒槍的同時入列,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式半自動步槍的入列反而變得悄無聲息了,這讓大本營的高參們也都竊笑了一回。

還有一樣東西,也被部隊順勢收了回去。由於索米衝鋒槍列裝的刺激,山地步兵營沒有過多關注,非常爽快地將自己的法式鋼盔交了出去,拿到一挺嶄新的而且並不好看的新鋼盔,德式M18鋼盔。

尤其是那兩個通氣孔,無論怎麼看都像是兩個牛角。等到索米熱平息下來以後,越來越覺的自己成了地獄牛頭的山地營官兵,終於反應過來,可惜這個時候米已成炊無法更改了。

空降旅沒有裝備M18頭盔,據說是因為降落時邊角太多的鋼盔容易造成頸部受傷,原來裝備的亞德裏安頭盔在降落時也是背在背包後側的。M18頭盔比扁平的亞德裏安頭盔縱深更大,所以還不如繼續使用法式頭盔。

山地步兵營成了北方軍第一個裝備M18頭盔的部隊,結果被其他部隊譏笑為牛頭部隊。後來陳安聽說了這個典故後,居然在一次命令中直接使用了請牛頭鬼卒出馬的語句,頓時讓山地步兵旅士氣大振。過顯臣太過興奮了,直接喊出了鬼卒部隊的口號,聲勢一時無兩,其他部隊隻好甘拜下風。

所有在豐滿的山地步兵營換下來的武器,並沒有運回大本營,而是直接封存起來,秘密儲存在駐地的山區。事實上,在豐滿山區軍火庫中,直接儲存了將近一個步兵旅的全部武器彈藥。而外麵的營區中,山地步兵營的新口徑彈藥還在源源不斷地運來。

空降旅和山地步兵營換裝結束已經臨近年末。

這個時候,轟動整個甘肅的不是已經過去的三年大災,而是由退下來的彭英甲私人讚助的西北科學考察團,在酒泉東北漢代長城居延地段,以及嘉峪關以東的金塔縣破城子一帶,不僅發現了西漢中期到東漢初年額大量軍事要塞,更是挖掘出數以千計的漢代木簡。

這些被命名為居延漢簡的古物,才是舉世無雙的無價之寶呀。

居延,古時候應該被稱為流沙澤,而居延這個詞語應該是匈奴語“天池”的譯音。《史記?匈奴列傳》記載霍去病“擊匈奴,過居延,攻祁連山”,就說明當年霍去病的大軍曾經經過居延流域。

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另外一段話。《尚書?禹貢》中有一段,“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導弱水至於合黎,餘波入於流沙。”

然後是另外一段,漢武帝時期的奇才東方朔在《海內十洲記?鳳麟洲》中寫道,“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央,地方一千五百裏,洲四麵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不可越也。”

上古的傳聞,驚天的秘密,引得無數人為之專研一生。既然東方朔說弱水是鵝毛不浮,那麼餘波流至居延流域,霍去病的大軍又是如何闖過的呢?

更關鍵的是找到了居延,不斷追蹤溯源,就可以找到那上古神話中最神秘的弱水河了。

無數的漢學家從國內各處蜂擁而至,湧入蘭州大學。西北科學考察團將第一批挖掘出來的漢簡五千二百多枚,漢代其他文物一千二百三十件,統統移到了蘭州大學博物館。

軍政府布政司得知消息後,立即安排經費進行官方挖掘,結果又挖掘出了一萬一千多枚漢簡,真的是所藏珍寶無數。

但是也就是第二次集中挖掘的時候,考古學家意外地發現,在居延軍事要塞的核心部位,應該是武庫藏書閣的地方,曾經被漢代以後的人有意識地挖開過,取走了一些漢簡。但是為什麼隻取走一部分漢簡,而沒有動其他的文物,甚至還非常小心地添堵了回去,這就成了一個始終無法破譯的秘密了。

冰雪再次開始消融,民國二十年的春天顯得有些不平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