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夏爾坦克(2 / 2)

但是最終的勝利,還是需要靠地麵部隊來獲取。

四輛夏爾B1坦克從山坡下麵悄然駛過,七八名駕駛著寶馬摩托車的北方軍斥候,早就在山坡頂部持槍警戒,更遠處還有少量依舊使用戰馬的斥候時隱時現。

山坡上的斥候揮手示意了片刻,探出身來的坦克連指揮官大聲對著自己的駕駛員說了什麼,很快四輛坦克都停歇了下來。

但是嘎吱嘎吱的履帶行進聲,以及沉悶的引擎轟鳴聲依然沒有停歇,更多夏爾B1坦克從遠處駛來,以四輛為一個排,很快地整好隊形。

等待重炮旅的支援再開戰,並不是高桂滋的個性。南部軍團手下還有大批的舊式雷諾輕型坦克,有足夠強勁的裝甲戰鬥力。日本人也有很多坦克,包括從奉天城裏繳獲了大批的雷諾輕型坦克,但是從情報署的通報上看,他們還沒有成建製的坦克部隊,數量上更不是南部軍團的對手。

夏爾B1型是雷諾輕型坦克的改進型,好不容易從法國搞來的技術,因為當年暫緩了軍備更新,各個軍團也不過是裝備了一個營的這種最新型號坦克。遠不是當年輕巧的雷諾坦克,夏爾B1坦克全重已經達到25噸,成員為4人,所以每個坦克排的編製數量降到了四輛,而不是雷諾FT-17坦克排的六輛。

夏爾B1坦克是一款命運多坎的坦克,這跟法國陸軍最高指揮部的無理要求有很大關係。事實上,北方軍擁有的夏爾B1坦克,跟法國自己擁有的同型號坦克也是不一樣的。

當年歐戰結束後,法國陸軍認為需要設計一種滿足多用途作戰需要的戰鬥坦克,以替代大量服役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最過分的要求就是法國陸軍異想天開地要求,在新坦克的車體部分安裝一門用於支援步兵作戰的75毫米火炮,而活動炮塔則安裝兩挺機槍。

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這種設想是無法實現的。

承擔研製任務的雷諾公司,在拿不到法國軍方的合同補助情況下,這個改進項目差點承受不住永無休止的債務負擔而準備暫停。這個時候,尼森公司費盡心思搭上了雷諾公司,承諾願意購買他們既有的改進方案和坦克樣車。

雷諾公司高層大喜過望,最後接著為尼森公司原先購買的雷諾FT-17坦克升級的名義,向尼森公司出售了他們已經完成的一輛沒有考慮75毫米火炮的原型車和全套技術許可。

得到新的資金注入後,設計小組又繼續研製下去,結果在次年取得突破性進展,生產了一輛車體右部帶有75毫米火炮的原型車,送交法國陸軍測試。

結果這一款原型車,受到了法國陸軍測試部隊的高度讚譽,居然鬼使神差般地通過了初審。測試部隊隻是提出,要換用更大功率的發動機,以及將雙機槍炮塔的右側機槍換裝成47毫米火炮。

北方軍拿到手的,則是沒有改進前的原型車,坦克全重25 噸,最大裝甲厚度為25 毫米,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32千瓦,平均時速28千米,最大時速45千米,儲油800升,最大行駛時間約為12小時,活動炮塔則安裝了尼森公司特地要求的37毫米火炮和7.62毫米機槍。

說老實話,法國人手中的75毫米火炮坦克才叫夏爾B1坦克,而北方軍的則是沒有設計成功的驗證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