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的戰鬥機趕赴遠方空戰區域後,葫蘆島戰區指揮部依然是陰霾一片,第一批出擊的戰鬥機顯然已經到了必須返航的時間了,不知道是凶多吉少,還是安然無恙。
葫蘆島海岸邊的一個隱蔽所裏,戴著M35頭盔的防空連中尉連長親自跑到最前沿,用望遠鏡觀察前方的高空。遼東灣的海水夾帶著冰塊,嘩啦嘩啦使勁拍打著插滿了障礙物的海灘,讓人不由的煩躁起來。
空中雲層並不厚,海風更是有些冰冷,可是瞪眼看著空中的中尉額頭依然冷汗直冒。
忽然,一個黑點出現在中尉的望遠鏡視野中。
緊緊抓住望遠鏡的雙手都輕微一抖,中尉大喊,“有飛機出現,做好戰鬥準備。”旁邊的士官立即對著早已待命的電話,重複了一遍中尉的命令。
命令馬上就到了後麵的防空炮火陣地。
所有炮手們都盡力用最大的喊聲,叫出操作的步驟,不僅是為了提醒,更是為了紓解自己過於緊張的心情。
M34型40毫米博福斯高炮馬上抬高了炮口,完成了轉向,彈藥手已經塞進去一個四發彈夾。博福斯40毫米高炮,是步兵旅團一級單位的主要防空火力了,一般都有一個防空連六門M34高炮的編製。
炮兵部隊因為裝備的問題,很難完成段時間疏散隱蔽,因此將防空火力的等級上升了一個級別,炮兵連裝備的防空火力是20毫米高射炮,而不是本應該裝備的M2HB重機槍。到了炮兵營就是40毫米高炮,而旅級則是88毫米高炮。
在步兵部隊裏,新增加的師一級才裝備了88毫米高炮,這樣也符合德國國防軍對摩托化部隊以及裝甲部隊的火力編組原則。北方軍的步兵師,列裝了大量摩托車、小汽車、載重卡車,甚至還有少量的坦克和裝甲車,差不多類似於德式的摩托化步兵師了。
實際射速80-90發每分鍾博福斯40毫米高炮,射高5000米,對付中低空突襲的飛機目標,還是非常有效果的。
馬上,新的命令從電話裏傳了過來,“不要開火,是我們的飛機。”
類似的命令,也飛快傳遞到其他防空火力單元中。為了提高防空火力效益,孫蔚如下令將步兵營的20毫米防空炮全部集中起來,圍繞葫蘆島、野戰機場等幾個關鍵點進行了密集布置,進行統一指揮作戰。
這也是野戰機場起飛的戰鬥機,不能直接往東進入遼東灣,而是需要轉向從西北方向進入遼東灣的根源,正東的方向滿是防空火力,一旦打起來,就很難區別敵我飛機目標。
顯然,這回程的一架Bf-109戰鬥機,油料已經嚴重不足,隻好迫不得己從葫蘆島方向直接冒險闖關了。
幸好中尉連長眼尖,否則孫蔚如的防空部隊打下第一架飛機居然是自己的,那就要成為笑柄了。
吭哧吭哧聲響過後,這架戰鬥機勉強停在了野戰機場跑道盡頭,觸目驚心的彈孔,破損嚴重的機翼,讓所有的地勤人員都是瞠目結舌,它是怎麼飛回來的?
飛行員臉上滿是血跡,卻異常敏捷地跳下飛機,大喊,“備用機在哪裏?馬上出發。”
然後又是三架首批出擊的飛機回航了,油表完全為零的戰鬥機,甚至其中兩架還是冒著黑煙的。
備用的四架戰鬥機,馬上被這四名駕駛員搶著再次起飛了,甚至來不及向飛行大隊彙報戰況。
不過很快,偷偷摸摸靠近空中戰場的He-45輕型偵察機,總算發回來殘酷的空戰現場情況。
在第二批增援的戰鬥機趕到後,日軍早已被衝得七零八落的飛機陣型終於徹底混亂了,夾雜其間的攻擊機更是倒了大黴,一架接著一架栽進了廣闊的遼東灣。
沒有等到重新趕赴戰場的葫蘆島戰鬥機到達,日軍飛機終於潰退了。
北方軍自己也想不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居然隻有E型戰鬥機取得了性能優勢,而C型隻是和日軍新銳戰鬥機打成平手罷了,要不是赤峰基地緊急增援了三個中隊的C型戰鬥機,勉強保持了數量優勢,葫蘆島戰區的第一次大規模空戰就危險了。
艱難空戰和巨大損失之後,北方軍空軍終於就取得了製空權。
再次返回的戰鬥機群,帶回來一個信息,交戰的這些飛機應該是海軍航空兵的,因為裏麵既沒有雙翼的九五式,也沒有新列裝的單翼九七式戰鬥機,而是一種列裝數量較大的新銳戰鬥機。
既然日本陸軍九七式戰鬥機都還沒有列裝幾架,那就隻能是財大氣粗的日本海軍新列裝的戰鬥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