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空中野馬(2 / 3)

一場轟轟烈烈的豫南會戰,就這麼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北方軍政府內部,未能及時對友軍提供援助的空軍,也挨了一頓總部極為嚴厲的訓斥。鬱悶的北方軍空軍,有苦說不出,隻好低著頭認了。

北方軍空軍確實沒有派出後續的戰鬥機中隊趕赴洛陽基地,是因為一款新式戰鬥機已經開始列裝一線空軍,但是培訓飛行員以及解決最令人惱火的機槍子彈卡殼問題,使得新式戰鬥機中隊遲遲不能入役。

在新式戰鬥機服役之前,北方軍空軍不願意用飛行員的生命,去換取一時半會的製空權,日本的零式和隼式戰鬥機威脅實在太大了。當然,葫蘆島以及階州大本營除外,那裏是北方軍防守的核心地塊,就是打光了空軍,也要守住。

這款北方軍空軍寄予厚望的戰鬥機,就是從美國北美航空公司購買的野馬戰鬥機,專門為英國人研製的一款空優戰鬥機。美國軍方自己還在苦惱於P-40和P-38戰鬥機的改進,暫時還懶得理會這一款匆匆忙忙研製出來的新式戰鬥機。

以至於野馬戰鬥機研製出來後,除了原本的客戶英國佬外,北方軍政府成為了第二個使用客戶。

起先英國佬也不重視這一款短期內研製出來的新式戰鬥機,隻是為了應急還是大量一批,反倒是北方軍政府的空軍部隊最早進行了戰鬥測試。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這一款應急研製出來的戰鬥機,憑借著出色表現贏得了北方軍空軍試飛人員的高度讚賞,英國佬自己的測試也是一路優秀。

北方軍空軍的反映,驕傲的美國陸軍自然是不理會的,但是當英國飛行員也反映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戰鬥機時,美國陸軍航空隊終於吃驚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水推舟了,差點被美國陸軍航空隊遺忘掉的野馬式戰鬥機,憑借著傑出性能和易於駕駛的特點,很快就被授予P-51戰鬥機的型號。

隻是這一款理論上性能要超過現役P-40戰鬥機的新式戰鬥機,卻遲遲得不到大規模生產和列裝,緣由就在於美國陸軍航空隊寧願采購更易於大規模生產的成熟機型P-40戰鬥機,也不願意冒險改裝生產線投產新研製的機型,尤其是P-51戰鬥機飽受機槍子彈卡殼的弊病。

P-51野馬式戰鬥機早期型號有多種架構,主要武備是4挺12.7毫米勃朗寧大口徑機槍和4挺7.62毫米勃朗寧機槍。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幾次試飛中都出現了機槍子彈卡殼的問題。

北美航空公司對卡殼問題亦是一頭霧水,技術薄弱的蘭州機器局更是措手無策。

麻煩的問題接二連三。英國軍方和美國軍方采購P-51戰鬥機的首先用途居然是為了對地攻擊,因此對改進機槍子彈卡殼的問題並不十分迫切。而北方軍則是準備拿來用於奪取製空權的,機槍子彈卡殼自然是首要解決的難題了。

沒有製空權,就不能給遠航程的B-24D重型轟炸機護航,以便於對日本縱深目標甚至本土進行打擊。

這就需要一款超遠航程的戰鬥機護航了,而且新式戰鬥機要有足夠的能力對抗如雷中天的零式或隼式戰鬥機。

經常卡殼的P-51戰鬥機,顯然無法承擔這個艱難的責任,雖然它的航程也確實不錯。

額外的,北方軍空軍對P-51戰鬥機使用機槍火力也頗為不滿,總覺得略微單薄了些。日本陸軍裝備的隼式1型戰鬥機隻有兩挺7.7毫米機槍,火力也並不是很凶狠,但是日本海軍裝備的零式21型戰鬥機除了兩挺7.7毫米機槍之外,還裝備有兩門20毫米機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