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1 / 3)

馮團長和李協理員個別交換意見之後,就召開黨支委會,傳達布置開展“反不良傾向鬥爭”的重點和步驟。照例是馮團長先定調子。他說話斬釘截鐵,不容商量。這主要因為他是文工團一百多人當中資格最老、年紀最大、胡茬子最硬、手表最準的人物。部隊裏不成文的老規矩:誰官大誰的表準。這是決不含糊的事情。

“……這次反不良傾向,各單位內容不同。戰鬥連隊主要是戰鬥作風問題,對照‘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去檢查。咱文工團,有咱們的特點。除了戰鬥作風之外,重點是生活作風!首長講得明白,後勤機關、衛生營、野戰醫院,軍部司、政機關的機要、通訊、宣傳、文印、門診各部門,特別是咱們文工團,一句話,凡是有女同誌的地方,都要以生活作風為重點!都必須自覺執行‘二七八團’的規定……”

一聽到“二七八團”這條軍規,支委當中也有幾人心中打鼓。好在他們都當過演員,有的還學過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論,聯係實際靈活運用,此時尚能控製感情,不露聲色。個個兒心想,反正文工團的主心骨就是你馮大胡子,真搞假搞由你作主,現在讓你可著大嗓門去白話吧,我們聽喝還不行?

馮團長年紀最大,也不過才二十八歲。文工團還有兩位二十八的,李協理員和炊事班長。但他倆不如馮團長資格老,不敢和他平起平坐,還得承認隻有馮大胡子最大。他是一位年輕的老革命,參軍十年出頭了,而且十五歲當兒童團長的時候就入了黨。一參軍就當排長,沒當過大頭兵。遇見調皮搗蛋的戰士,他便拍著胸脯大聲喝唬:“打聽一下去,我的黨齡比你軍齡還長!輪不上你調皮!”這個絕招兒,在連隊,對翻身農民參軍的,特別是對那些曾經當過國民黨兵的“解放戰士”,頗為靈驗。隻要這麼大吼一聲,對方也就當場被懾服了。但是,自從調到文工團當頭兒,這句口頭禪便失卻了效力。小知識分子的鬼心眼多,聽了這話,非但不怕,反而哈哈大笑。馮團長痛切感到文化兵難帶!要讓他(她)們服帖,必須說點兒文縐縐的話兒,書本上的字話兒,最好是別林斯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奧斯托洛夫斯基的洋話兒。隻要你嘴上掛幾個很大的“斯基”,小文工團員們就會豎起耳朵來聽你白話。為此,馮大胡子經常發奮夜讀“斯基”們的大本兒書。集腋成裘,他現在已經是個相當內行的部隊文藝領導幹部了。

關於這次反傾向鬥爭,馮團長內心裏相當反感。特別是政治部王主任還點了幾個“重點對象”的名。他怎麼知道得這般具體?點得有鼻子有眼兒?準是支委當中的兩個人……哼!越過我這個兼任黨支書的團長,往上捅條子。家賊難防嗬。難防也得防!因此他又強調了幾條紀律。

“雖然明確了生活作風是重點,可是,這種事兒不能大張旗鼓地搞。要注意影響!哪個班裏的醜事兒,就在那個班裏搞,不準往外傳!必須向上級彙報的,由我去說!還要加強保衛工作,不準再發生投河跳井之類的非戰鬥減員……支委會要為每一個同誌負責。好好想一想,誰他媽的不是爹娘養的,血肉長的?”

說到這兒,馮團長的調門兒壓低了,情緒更低沉。他想起了去年那次反不良傾向鬥爭中,文工團最好的女演員--演“喜兒”的呀,被逼得上了吊……心中也甚感悲戚。還有那個“大春”,頂多也就跟“喜兒”在防空洞裏親過嘴兒吧,就被一擼到底放到尖刀連裏去打衝鋒。他不會打仗呀!頭一個衝鋒就斷了腿……我苦心培養了好幾年的“大春”跟“喜兒”呀,竟然……唉!如今的小狐狸雖然長得漂亮,能歌善舞,但是要她演“喜兒”,還差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