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2 / 2)

沒過多久,上級便批準了吳雙與艾虹申請結婚的報告。沒有舉行婚禮,也沒有同居,吳軍長連她的麵也沒見--這都是丈夫單方麵的決定。

艾虹的精神完全正常了,安寧了。出院這天,隻有那位不熟識的“貼身參謀”坐著軍長的吉普車來接,不是接回軍部,而是把她送往西海前線指揮部的文工團--一切調動手續全辦好了。這位參謀,一路上除了對司機說過幾次“開車”、“停車”之外,幾乎沒講一句話。分手前,他交給艾虹一封吳軍長的親筆信。信封上寫著:“麵交:艾虹同誌親啟。吳”等字樣。

晚上,沒人的時候,她趕緊拆開這封信,不由大吃一驚。原來,信封裏裝著一張潔白的紙!……艾虹的心震顫了,眼淚有聲,滴落在這張沒有寫字的白紙上。

在野戰醫院的時候,艾虹讀了好幾本書。從一本蘇聯文藝理論書裏,她有生以來第一次讀到了“人道主義”這個詞兒。今天,拿著這張潔白的信紙,她開始懂得了什麼是人道。

她被分配在文工團的創作室工作。同誌們對她關懷備至,根本不讓她彎腰踢腿的去練功,更不派給她任何出公差之類的體力活兒。連西海指揮部舉辦的“夜行軍”也絕不要她參加。她感到了孤獨,寂寞……同誌們卻認為她是個“功臣”--將為誌願軍的一員虎將生育一個虎子。

虎子出生了。出生地不是朝鮮,而是北京協和醫院。外公、外婆喜笑顏開。駐京部隊的一些首長,自稱吳軍長的老戰友們,幾乎天天有人登門問寒問暖,嘻嘻哈哈地“拜見嫂子”,親親“侄兒”,還不斷地派車送來雞蛋、紅棗、冰糖、香油、白麵、小米、母雞和那催奶的豬蹄膀。

這些軍人,都是那麼熱情、豪爽。他們肯定都收到了吳雙的信。艾虹心裏發苦,感到難過、委屈……為什麼你單單不給我寫封信呢?結婚至今,一麵不見,一字不寫,卻把一切安排得如此周全!吳雙啊,我清楚地知道,你非常愛我,很重感情,敢作敢當!可是,為什麼一封信也不肯寫哩?

她無權怨恨對方。怎麼談得上怨恨?你是天底下難得的大好人哪!

她日漸增強著內疚。我對不起你呀!是我逼迫你作出了更大的犧牲。犯錯誤的是我,應當受懲罰的是我!你有什麼責任哩……你今年已經三十八歲了,是組織批準結了婚的有婦之夫,我再拖下去,合乎人道嗎?

還是我先寫封信吧!就說,把孩子留給外婆,我立刻回到你的身邊來……慢著,還有一個必須回答的問題:這是愛情嗎?

半年以後,艾虹回答了自己:這是愛情!

她又變得有說有笑,活潑伶俐了。晚上,含著羞怯和幸福的心情,她悄聲告訴丈夫:“這是中國式的愛情。也可以說,是先結婚後戀愛。”

吳軍長哈哈大笑起來:“還可以白頭到老!”

這是真的。您瞧,這美麗的女人,走到哪兒,那兒就出現一片亮色。

§§第三章 紫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