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天雨,這邊兒秀花的病還沒見好,那邊兒滿囤又出事兒了。也是該著他點兒背,拉坡的繩子早不折晚不折,偏偏在給滿囤的推車拉坡時折了,眼看就要到壩頂了,滿囤聽見繩子響聲不對,抬頭一看,擀麵棍兒粗的繩子正在一股股繃斷,滿囤大吼一聲“快閃開”,雙臂趕緊用力撐住推車,抵禦慣性下行的衝力。滿囤如果撒手,兩百多斤的推車,三四十度的斜坡,下麵人頭攢動,推車翻滾著砸下去,後果不堪設想;滿囤如果不撒手,整個身子都撲在推車上,坡道鬆軟腳下不好用力,一旦撐不住或腳下打滑,一車土兜頭蓋臉地砸下來,不死也得重傷,身邊近處又沒有人能夠幫得上忙,等於是一下子陷入了非死即傷的絕境。滿囤想都沒想,用力向右一掰車把,推車橫向下扣過來,滿囤躲閃不及,車把重重地打在他的腰上,把他打倒在地,車裏的土扣在了坡道上,車把被滿囤壓在了身下,險情解除了,滿囤下半身失去知覺,站不起來了。眾人七手八腳把他抬到了工地醫療站,大夫看後讓趕快送醫院,拍了片子後確診是腰部挫傷,需要靜養三個月。因為是在工地出的事兒,又是為了救人,公社派人把滿囤送回家,生產隊工分照記。
過了仨月,滿囤可以下地了,腰還一直不敢吃重兒,每逢陰天下雨撕拉拉地疼。
秋糧開始上場了,由於瀝水淹泡,產量估摸著隻有正常年景的一半兒,除去種子糧和飼料糧,留作口糧的所剩無幾。按照公社的統一安排,每個社員每天的定量從七兩減至五兩最後到三兩,公共食堂從每天三頓飯減至兩頓最後到晌午一頓,每家去一個人可以按定量把全家的餑餑領走,不像剛開始時管得那麼嚴了,各戶偷偷摸摸地壘個灶支個鍋啥的也沒人過問,雖說公共食堂還在硬撐著,但不限量隨便吃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小海每天晌午從大食堂領回來四個餑餑,個兒還沒有大人的巴掌大,這就是全家人一天的口糧。滿囤是家裏的主勞力,秀花每天給他留倆餑餑,早晚各半拉,晌午一個,不然幹活兒頂不下來。剩下的倆餑餑娘兒仨要吃一天,小海和小英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倆餑餑還不夠一個人一天吃的,更何況要三個人吃三頓,每頓分那點兒還不夠塞牙縫兒的呢!小海大一點兒懂事兒了,每頓飯慢慢吃完自己的那份兒就默默地走開了,小英總是吵吵著沒吃飽,秀花把自己的再掰給她一塊兒。滿囤也想把自己那份兒再分給孩子們一點兒,秀花堅決不幹,說這一家四口兒就指著你勞分兒養活呢,你要是垮了一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風,我們少吃一兩頓不要緊,莊稼總有收成好的時候,到了那天再敞開肚皮吃。每頓飯吃完,秀花都要把下頓的餑餑藏好,上次她把餑餑放在籃子裏掛在堂屋房梁上,被小英看見了,趁著家裏沒人搬來凳子上去夠,一不小心凳子踩呲了掉了下來,腦袋磕在了鍋台上,磕了個大三尖口子,好了之後落了個疤瘌,嚇得秀花再也不敢擱籃子裏了。
小海一直憋著去刨耗子窩裏的糧食,可是秋收沒結束,大隊不開圈,誰也不敢下地拾秋。為了不讓別的孩子搶先兒,從打秋收開始,小海隔三岔五地就下到地裏,將堤坡、灘地、高土崗兒等耗子喜歡做窩的地方找尋一遍,發現耗子打洞刨出的土山,就將高出地麵的土劃拉平,在附近明顯的地方做上記號,等大隊一開圈直接去那兒,可以節省找尋的時間。刨耗子窩小海並不陌生,每年的秋後他都要去,往年是和小夥伴兒搭幫,刨出來的糧食大夥兒均分,趕上好的年景,一個耗子窩能刨出一二十斤糧食,一季能刨個百十來斤。這些糧食經過淘洗晾幹,用來喂雞喂豬,度荒的年頭兒人也吃過。
大隊的秋糧全部收割上場了,隊裏卻遲遲不放話兒開圈。村裏人按耐不住了,陸續有人偷偷地下地,去撿拾落下的高粱穗,等到黑天以後再背回家。見沒有人管,大家都心照不宣,下地拾秋的人越來越多。小海早就等不及了,帶上布袋扛起鐵鍁,跟著人群下了地。
小海循著之前做的標記,很快找到了耗子窩。他仔細觀察四周的環境,在土山周邊找到了兩個直上直下的眼,那是耗子出入的洞口。小海先用布袋將土山邊上的洞口和一個直眼罩住,袋口用秫秸棍兒插進土裏固定,然後去挖剩下的直眼,挖到底兒之後出現了三個橫的洞口,小海先將秫秸插進其中的兩個做上標記,再去挖剩下的橫洞,直到沒有了活土,認定是個假洞,才去挖下一個。挖著挖著忽然從洞口向外揚土,小海知道是耗子在堵洞口,裏麵肯定有糧倉,不由得加快了挖土的節奏,不一會兒就汗流浹背,氣喘籲籲。又向前挖了有兩三尺,忽然堵在土山口兒的麵袋不楞不楞地亂動,小海趕緊衝上前抓住袋口兒,耗子在裏麵拚命掙紮,小海攥緊袋口,掄圓了使勁往地上摔,摔得耗子吱吱慘叫,幾下之後就沒了動靜,小海鬆開袋口,將耗子倒了出來。這是一隻碩大的地耗子,比田鼠個頭兒大,比家耗子尾巴短,鼓嘴乍腮,能多含糧食,掂掂分量足有一斤來重。小海放下耗子,接著去挖第三個橫洞,開始是活土,不遠處就是糧倉,有小碗口粗細,裏麵塞滿了去掉殼的高粱。小海貼著倉口用鍁挖了一個深坑,將四周的土拍實,將布袋放進坑裏,袋口貼緊倉口,用秫秸棍兒將倉裏的高粱劃拉進布袋子,糧倉有一尺多長,小海掏出有七八斤高粱。初戰告捷,小海又找到了第二個第三個,半天下來,小海總共刨了四個耗子窩,挖出高粱二十多斤,逮住了兩隻耗子,看看日頭已快落山了,收拾好東西往家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