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邁進學校的大門,運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校園裏到處洋溢的青春氣息,五彩斑斕,笑聲朗朗;陌生的是他脫離這種環境太久了,舉手投足之間明顯與這裏格格不入。十年前他是班上的寵兒,學習的尖子,十年後他成了班上的長者,學習的困難戶。一下子鋪開十幾門課程,加上底子又不咋厚實,還真有點兒應接不暇。不過,對運旺來說,學習上的困難還在其次,多上幾節自習,跟上課程的進度應該不成問題。成問題的是他跟班裏小他幾歲甚至十幾歲的同學們,沒有共同的話題,怎麼都聊不到一塊兒。因為他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再加上十多年地主狗崽子的特殊經曆,離群索居,自慚形穢,喜歡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在人前顯露,久而久之便成了孤家寡人。
在全班三十多名同學中,總共有知青不到十個人,其中運旺的年齡最大,而且是唯一一個有倆孩子的父親。女生和戀愛是男生宿舍永恒的話題,每當這個時候,運旺不是假裝看書就是借故走開,他已經沒有了談論這些事兒的資格和興致。
剛到學校那會兒,運旺過個把月還給家裏寫封信,說說學校的事情,問問家裏的情況。後來學習一緊張,倆仨月不寫封信是常事。也難怪,小英不認識幾個字,寫給她的信得找老媽去念,回信還得找思琪代筆,運旺覺著真沒勁,時間一長,信就越發寫的少了。閑暇的時光,他不是去圖書館看書,就是在宿舍學習,很少跟同學們一塊兒出去。一個學期下來,學習上進步不小,在班上進到了前列,人際交往卻沒啥長進,同學們背地裏都叫他“書呆子”。
運旺的宿舍與靜怡的宿舍隔了兩條馬路,吃飯都在同一個餐廳,尤其是倆人都常去圖書館裏看書,碰麵兒是經常的。剛入學那會兒,運旺還去靜怡的宿舍找過她幾次,覺得她一個女生,有個老同學加老鄉在跟前兒,遇著事兒也有個照應。誰知靜怡跟同學介紹他時,特意把他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叼出來,這讓運旺很不自在,我是來看你的,又不是來找對象,扯這些沒用的幹啥?即使這樣,運旺也沒往心裏去,倆孩子的父親又不是啥丟人的事兒,這都是社會造成的。
大學的校園是繽紛多彩的。課餘時間和節假日,戀人們成雙成對,或悠閑漫步,或席地而坐,或竊竊私語,旁若無人地陶醉在二人世界裏,成為校園裏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
雖然是在學校裏上學,但也不能除了吃飯睡覺,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還是應該有業餘生活的時間和空間。運旺並不想把自個兒禁錮起來,他渴望與同學們交流,但學校的特殊環境和他的身份背景,讓他可以活動的圈子小之又小,可以交流的人少之又少。在這個時候,他想到了靜怡。知青、老鄉加同學的多重身份,讓他們二人之間的來往再正常不過了。校外的電影院經常放映解禁的老電影,運旺主動約過靜怡兩次,但都被靜怡找各種理由拒絕了。運旺也沒多想,有事情或者有閑暇還去找靜怡,但他隱約地感到靜怡對自己越發冷淡,直到有一天對他說不要總去宿舍找她,影響不好的時候,運旺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了。
其實,靜怡也遇到了和運旺相同的問題。不論在班上還是在宿舍,靜怡都是阿姨級別的,隻不過同學們都叫她姐,顯得親切。女孩子閑暇的時候愛逛街,隻有這個時候才拉上她。靜怡脾氣比較隨和,樂於助人,在同學中間還是挺有人緣兒的。她的業餘生活雖不如那些年輕人豐富,相對而言比運旺還是強了許多。靜怡之所以有意識地疏遠運旺,還是因為倆人過去那段兒經曆,再加上高考複習期間接觸得多了點兒,已經讓家人產生了誤解。現在倆人又在同一所學校,就是不接觸人們還會聯想呢!真要是走得太近、接觸太過頻繁的話,容易讓運旺產生錯覺,要是再鬧出點兒啥事兒來,自個兒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不光對不起小勇,對不起家人,也會殃及兩個家庭,這絕對不是她想要的結果!因此,她痛下決心,減少跟運旺的接觸,保持足夠的距離,好讓倆人都冷靜理智地審視他們之間的關係。
盡管靜怡這邊兒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想方設法地扼殺運旺不切實際的想法。但作為當事的另一方,運旺即使主動聯係靜怡,也純粹出於感激和關照的目的,壓根兒就沒有過其他的想法,這也就導致了他對靜怡的拒絕感到困惑不解。運旺冥思苦想,想起了他倆收到入學通知書時的那次談話,靜怡顯得十分敏感,把運旺的感激之情誤解為話裏有話,這其實冤枉了運旺!一直以來,運旺認為他和靜怡的那一頁已經翻過去了,就算他跟小英沒有共同語言,他們的結合純屬父母之命,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也就隻能認命了。否則,既對不起含辛茹苦的母親,也對不起那一雙兒女,那可是他的至親骨肉!現在想起來,運旺心裏挺內疚的,自己一直沒把心裏是咋想的跟靜怡說清楚,以至於誤會越來越深。他覺得,應該找個適當的機會跟靜怡把話說開,消除誤會,這樣下去對兩個人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