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何婉兒的提醒(2 / 2)

這件事對於羅陽來說,恐怕也隻是一個小小的插曲,等到了第二天,羅陽還要為公孫瓚的事情傷腦筋呢。按照之前羅陽的吩咐,昨日參加會議的眾人紛紛在一大早便將自己的意見書寫成冊,遞交到了大將軍府。這件事可是拖不得,公孫瓚的使者用不了幾天就會趕到長安了,到時羅陽就必須要給出一個定論了。

在書房內,羅陽翻閱著那堆積如山的諫言冊,看得頭都大了,虧得這幾年羅陽已經習慣了這個時代的閱讀方式,要是換作剛剛到這個年代的時候,羅陽非得被這些古文給弄暈了不可!

對於諸如周倉、許褚這些家夥的諫言冊,羅陽幹脆就是丟到一旁,這些家夥連握筆都握不了,大字不識一個,這些諫言冊隻怕都是請人代筆的!而諫言的內容,無非就是起兵打仗!看這些家夥的諫言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

法正和張鬆兩人的意見卻是和昨天一樣,沒有任何改變,隻是在他們的諫言冊中更加詳細的闡明了他們的理由。仔細看了一遍兩人的諫言冊,羅陽卻是不由得搖了搖頭,法正和張鬆兩人的意見倒也不能說不好,隻是在羅陽看來,卻還是差了那麼一丁點!這種感覺,昨天法正和張鬆在爭辯的時候,羅陽就有了,所以昨天才會沒有下定論。

有些失望地將兩人寫的一指厚的諫言冊丟到了一邊,又隨手拿起了一本,仔細看了起來,這本諫言冊卻是趙雲所寫的。趙雲的觀點卻是和法正、張鬆都不一樣,趙雲的意見,卻是否決公孫瓚的請表,改劉備為冀州刺史,讓公孫瓚另選部下擔任青州刺史一職!

這一辦法,倒是讓羅陽眼睛一亮,這麼一來,就等於是將劉備給死死地摁在了公孫瓚的帳下,至於那公孫瓚,這明擺著是將青州送到他嘴邊,公孫瓚沒有理由會不要。而劉備此人卻是絕對不會甘於公孫瓚之下,隻要這一紙封令下去,恐怕劉備和公孫瓚之間,多少也會產生一些裂痕吧!當然,趙雲肯定不會像羅陽這般猜得到劉備的心思,趙雲提出這個建議的原因很單純,這青州已經落入公孫瓚手下了,這點是無法改變的。但就是不能什麼都依著公孫瓚的想法去做!公孫瓚想要劉備當青州刺史,就偏偏換個人去,多少也要給公孫瓚添堵!

趙雲這種單純的想法,落到羅陽的眼裏,卻不失為一個好的解決方法!這恐怕就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吧!想到這裏,羅陽再接連看了幾遍趙雲的諫言冊,最後才慢慢將諫言冊合上,沉吟了片刻,卻是將這本諫言冊放到了書桌的另一邊,然後又隨手拿起了下一本諫言冊。趙雲的這個諫言雖然有意思,但因為趙雲的出發點不一樣,所以這個辦法的細節卻是寫的有些不清不楚,光是這樣並不可行!

又是接連翻了好幾本諫言冊,卻又是讓羅陽接二連三的失望,最讓羅陽好氣又好笑的,是郭嘉的諫言冊,這小子竟然直接交了一個空本!就算是這小子對這種謀劃不擅長,也可以寫些什麼嘛,哪曉得這小子竟然根本就是不願動腦筋!

把郭嘉的那本空本直接丟到一旁,羅陽隨手拿起了最後一本諫言冊,定睛一看,卻是眼睛一亮!因為這本諫言冊的主人,正是三年前被羅陽千辛萬苦給拉到自己帳下的頂級謀臣,曆史上的鳳雛龐統!

不過現在龐統注定是得不到這個稱號了,因為這小子才剛剛出師,就被羅陽給拉到自己帳下效命,而那個和龐統齊名的諸葛亮,現在卻不知道在那個疙瘩呆著呢!兩人不在一起,那水鏡先生司馬徽就算是再會扯,也沒辦法把臥龍鳳雛的名號扯到一起吧!

說起這諸葛亮,羅陽又不由得一陣頭疼,當初把龐統拉到自己帳下之後,羅陽也同時派人去尋找徐庶和諸葛亮,隻是一直沒有消息。後來卻是得到消息,徐庶竟然投入了曹操的帳下,而之前擊退公孫瓚的大軍,還有進軍並州,這一切都是徐庶為曹操出謀獻策的!

一想到徐庶這樣一個頂級謀士就這麼落入了曹操的魔爪,羅陽的心裏那叫一個心疼啊!同時羅陽也是心中暗暗警惕起來,這曹操不愧為亂世奸雄,就算是羅陽挖走了郭嘉、戲誌才、程昱還有賈詡,可曹操卻還是能夠如此頑強!如今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可不少,是該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