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時候,藍田的大門也是緩緩打開,周倉在城頭上對羅乾喊道:“少主!先進城休息吧!放心,一切主公都早有安排了!”雖然到現在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但既然周倉都這麼說了,羅乾也就擺了擺手,帶著兵馬進城。
三天後,在青泥隘口。
作為荊州通往雍州的通道,這個關卡也算是極為重要,隻不過現在荊州和雍州都屬於西秦的轄內,所以平時在這青泥隘口之中也沒有多少兵馬把守。而正是因為如此,田豐的計劃才會將逃離西秦的通道定在此處。按照之前的計劃,孫策會遣兵馬出兵司州,裝作要攻打函穀關,暗地卻是前來接應。這些計劃田豐先前也已經告知了軍中的一些高級軍官,所以就算現在田豐已死,這些軍官還是帶著義軍,護送著劉協一家按計劃行事。
隻不過從長安開始,一路的潰敗,對於義軍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原本跟隨劉協到藍田的時候,義軍還有一萬多人。可經過這三天之後,幾乎每時每刻都會有逃兵,之前的一萬多義軍,現在已經隻剩下不到八千了。
遠遠看著前方狹長的青泥隘口,再看看左右一臉疲態的將士們,劉協的臉色也不怎麼好看。幸虧隻要通過了青泥隘口,劉協就可以脫離西秦的掌控,一想到這點,劉協也是強打起精神,對著左右的軍官說道:“下令前進吧!青泥隘口內的應該是隻有百餘名守關士兵,一鼓作氣將其拿下即可!”
“喏!”經過這麼多事,還能留在劉協身邊的,自然是和田豐一樣,對漢室對天子忠心不二的人物,雖然現在義軍的情況不怎麼好,但這幾名軍官還是十分恭敬地對劉協一禮,轉而將劉協的命令執行下去。隨著軍令的傳下,那些義軍的將士們也是開始緩慢地朝著青泥隘口進發。
青泥隘口的地勢的確是很險峻,南邊是秦嶺山脈,而北邊則是華山,青泥隘口其實就是夾在華山和秦嶺山脈之間的一條狹長的通道。雖說是如此險峻的通道,但卻是十分重要,畢竟這代表著天下第一關函穀關的唯一破綻,當年羅陽就是命人從這條路進發,破了董卓的函穀關防線!時隔這麼多年,劉協卻是要依靠這條通道,與羅陽分道揚鑣!
麵對這麼險峻的通道,劉協倒也是留了個心眼,讓幾名義軍軍官帶著人馬先走一步,探一探虛實。沒過多久,前麵探路的軍官就派人來通知劉協,說這青泥隘口內的關卡卻是早就被人給廢棄了。一聽到這個消息,劉協也是不由得一愣,不過很快便是想通了,畢竟這青泥隘口雖然重要,可對於已經統領了荊州和雍州的羅陽來說,卻是沒什麼作用,羅陽也沒有必要在這裏浪費兵力。再說了,田豐先前所製定的這個計劃也是很隱秘的,想來羅陽也不會猜到他們會從這青泥隘口走吧!
從劉協的想法就可以看得出,雖然劉協的野心極大,可他的才能卻是相差甚遠。如果田豐或者沮授現在在這裏,就會想到,既然羅陽能夠在藍田布下伏兵,那又豈會猜不到他們的計劃?
此時,在青泥隘口兩旁的山巒之上,數千鐵甲將士正埋伏在山上的雜草叢中,緊緊盯著徐徐進入隘口的義軍。而在眾人當中,兩名身穿精良鎧甲的戰將則是滿臉興奮地小聲商量著,這兩人可不是別人,正是最早跟隨羅陽的戰將,現在奉命駐守荊州的劉辟和龔都!
這些年下來,隨著跟隨在羅陽身邊的大將越來越多,劉辟和龔都兩人就顯得是越來越不起眼。不過憑借著兩人在西秦元老級別的地位,西秦軍中還沒有幾個敢對劉辟和龔都不敬的。隻是劉辟和龔都兩人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已經幫不上羅陽什麼忙了,所以很自覺地向羅陽請命,請求調往地方上,為羅陽駐守一方。所以這十來年來,劉辟和龔都就一直在荊州為羅陽駐守後方。
劉辟和龔都雖說才能比起羅陽手下的重臣要差許多,但卻是強在辦事穩妥,加上他們在西秦軍中的威望很高,所以這些年來,荊州也被他們兩人治理得不錯。而這次,劉辟和龔都卻是接到了羅陽送來的密信,信中就是讓他們二人領兵,為羅陽完成一次極為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