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道數九,遁去其一(1 / 2)

逆風沉默了一會兒,並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他還是選擇了相信。

即使假的又如何?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隻有在長久相處之後才能彼此交心,就象一本小說要多讀幾章才知道對不對自己的口味。

“你之前說過你的名字叫文化?”

“是的!”

“那麼,文化!跟我說說你所知道的大道的事情。”

雖然隻是一個稱呼,但是文化從逆風的語氣中聽出了對方的尊重。

逆風是他最後、也是唯一的選擇。在冒充大爺失敗後,不論逆風是什麼樣的人,他都隻有遷就的份兒,但如果逆風能把他當成夥伴平等對待,那一切就變得又不一樣了。一個被鞭子驅趕的奴隸和一個有平等地位的合作者,誰的幹勁兒更足不言而喻。

“我族在鼎盛時期出了很多驚才絕豔的存在,很多人在某一方麵達到了巔峰,但沒誰有渡過寂滅之劫的可能。在寂滅之劫來臨前,原本紛爭不斷的族人不得不聯合起來,集合眾人的智慧共研大道。但是很可惜,最終也隻是將‘大道數九’推算出了一個大概,而對於遁去的一則茫無頭緒......”

接下來,文化將文族的結論盡可能詳細地給逆風講了一遍。

世人有三千大道的說法,也有大道無窮的說法,但根據文族的總結,站在大道之巔的存在總共要修行九種大道,這就是所謂“大道數九”。

這九種大道,用一段話來表述,就是“一元、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曜、八卦、九宮”。

一元為混沌大道。

混沌非空,非不空;非在,非不在。

要想窺視混沌大道,要麼足夠強悍踏足混沌,要麼從其他大道加以推演。

兩儀為陰陽大道。

混沌分二氣,一則為陽,一則為陰。

陽氣稱為鴻蒙之氣,鴻蒙之氣有造化之力。重濁的鴻蒙之氣下沉,化作物質世界,輕清上浮,化作能量世界。這裏所說的上浮與下沉並不是方位上的,而是抽象意義上的。

陰氣稱為寂滅之氣。寂滅之氣在混沌初分之後,便於鴻蒙之氣處於平行的位麵空間。兩個空間永遠都是規模相同,屬性相反,無論鴻蒙空間如何壯大,寂滅空間都會獲得同樣的發展。

三才為意誌大道。

所謂三才,分別是天、地、人。

這裏的“天”與“地”並不是具體的天地,“人”也不是指生靈。這裏的“天”、“地”、“人”都是“我”的存在狀態——“天”,是道我;“地”,是本我;“人”,是在我。

世人有的說物質決定了意識,每個生靈的意識,都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這就是唯物;還有人說是意識決定了物質,整個世界都是由自己的意識臆想出來的,也就是唯心。

當世人糾結著唯物和唯心的時候,站在大道之巔的修士已經將所有的存在分成了並行的兩個,一種是“我”,一種是“非我”。

三才大道就是對“我”的認識,也就是對意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