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建入海港 海濱鄒魯行(1 / 3)

1、佛國——福州

(1)馬可·波羅的福州國

從行在國最後之信州城發足,則入福州國境,由是騎行六日,經行美麗城村,期間食糧及帶毛帶羽之野味甚饒。亦見有虎不少,虎軀大而甚強。產薑及高良薑過度。物搦齊亞城銀錢一枚,可購好薑四磅。並見有一種果,形類洎夫藍,用以為食。應知其地居民,凡肉皆食,甚至人肉亦極願食之,惟須其非病死者之肉耳。所以此輩尋覓被害者之屍而食其肉,頗以為美。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離開京師管轄的最後一座城市處州後,便進入了福州王國,其主要的城市叫福州城。向東南方向走六天,越山翻嶺,穿峽涉穀,沿途經過許多市鎮和鄉村。這裏物產豐富,人民生活富足,野外的狩獵活動也很頻繁。尤其是鳥雀,種類特別多。這一帶有許多體格龐大、性情凶猛的老虎。薑和藥材的產量極高,尤其是薑,用相當於一個威尼斯銀幣的價格可以買八磅。還有一種植物具有番紅花的一切特征,連味道與色澤也一樣,但卻不是真正的番紅花。這種植物極其珍貴,因為它是不可缺少的佐菜調料,所以價格十分高昂。

此地的人偏愛吃非因病致死的人肉,認為人肉比其他任何肉都要好吃些。當他們出征打仗時,就把頭發打散,披在耳朵上,並且將臉塗成淡藍色。他們用矛和劍作為武器,除了首領騎馬外,其他人一律步行。他們是一個很野蠻的人種,一旦在戰場上殺死了敵人,便迫不及待地吮吸敵人的鮮血,然後再分食人肉。

(2)江南勝地,閩江風情

福州,算是馬可·波羅東南之行的目的地。按照《馬可·波羅遊記》中所述,福州不歸屬京師管轄,獨立成為王國。主要城市為福州城。也就是今天的福建省省會福州。翻山越嶺、穿峽涉穀說明地勢不平。也正符合福建地區屬於丘陵地帶的地理現實。

此外在風土人情方麵。曆史上客家人營造的抵禦性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觀。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以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曆史文化著稱於世。

按照《馬可·波羅遊記》中的記述,進入福建境內之後,馬可·波羅先後到了今日福建建甌和南平福建地帶接著到了福州和泉州。馬可·波羅到達福州和泉州後看到的景象令他印象深刻。

“沿著同一方向再走十五英裏,就是福州城。這個城市的中央有一條河橫貫而過,河麵寬一英裏,兩岸都建有高大豪華的建築物。在這些建築物前麵停泊著大批的船隻,滿載各種貨品,特別是糖,因為這裏也出產大量的糖。有許多商船來自印度,裝載著各種珍珠寶石”這一段引述的文字就是《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的關於到達福州的景象描寫。引文中說到的那條大江就是福建的閩江。福建製糖並且風景優美,這和曆史上關於福建的記載是大體相符合的。

在《馬可波羅遊記》裏稱福建為蠻子省,說當地人偏愛吃非因病致死的人肉,但他也說沒有親身遊曆其中的任何一個地區,隻是道聽途說的,而根據元朝四等人製度,那時漢人被分成兩部分,北方叫契丹省,屬三等人,南方叫蠻子省,屬四等人,一等人是達子,二等人是達子從西亞俘獲的色目人。所以極有可能當時由於曆史原因北方人可能會對福建的印象有些偏見。當時的福建雖然是很富庶繁華,但仍有部分地區未開化的地區,所謂吃人的可能性不是沒有的。

對於福州和泉州,我們禁不住好奇,去看看今日的福建的這兩個城市又增添了什麼新的魅力。

福州宗教文化豐富,有“佛國”之稱,重點佛教寺院有6座(湧泉寺、西禪寺、林陽寺、地藏寺、萬福寺、雪峰寺),為全國城市之最,福州背山依江麵海,氣候宜人,地理環境優越,溫泉資源豐富有溫泉城之雅稱,還有“江南勝地”之美譽。

①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後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此街區是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坊七巷鳥瞰圖

三坊七巷地處福州市中心,總占地麵積38.35公頃,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較好的明清古建築計159座,其中包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被譽為“明清建築博物館”、“城市裏坊製度的活化石”。

②平潭島

平潭島為我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島上時常“東來嵐氣彌漫”,別稱“東嵐”,距福州128公裏。

1992年平潭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旅遊經濟開發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全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408公裏,其中100多公裏為優質海沙灘。

平潭北、東、南麵的長江澳、海壇灣、壇南灣三大海濱沙灘,沙質細白,海水清澈湛藍,符合海濱旅遊沙灘的規定要求,而且麵積大,相互連接,背後有蔥鬱的防護林帶,海上有島嶼岩礁,組合條件好,灣向性好。壇南灣和海壇灣沙灘長度約有40公裏,以每個遊客平均擁有3平方米海濱沙灘計算,可容納遊客120萬人以上,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的海濱浴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