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口最多的島爪哇島(1 / 2)

1.馬可·波羅的爪哇島

(1)馬可·波羅眼中最大的島

自占婆首途向南航行千五百哩,抵一大半島,名稱爪哇島。據此國水手言,此地為世界最大之島。此島周圍確有五千哩,屬一大王而不納貢他國。具名是偶像教徒。

此島甚富,出產黑胡椒、肉豆蔻、高良薑、蓽澄茄、丁香及其他種種香料,在此島中見有船舶商賈甚眾,運輸貨物往來,獲取大利。大汗始終未能奪取此島,蓋因其距離甚遠,而海上遠征需費甚巨也。刺桐及蠻子之商人在此大獲其利。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離開印度,向南和東南之間行駛一千五百英裏,便可到達一個麵積很大的島,叫作爪哇島。據一些水手說,這個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方圓約有五千英裏,隻受一個國王的統治,居民對於其他任何國家都不納貢。島上居民多是佛教崇拜者。

這個國家的物產極其豐富。像胡椒、肉豆蔻、生薑、丁香和其他所有值錢的香料及藥物,都是島上特產,因此有許多商船滿載貨物前來交換,使雙方都能獲得巨大的利潤。元大汗始終沒能征服整個島,主要是因為這裏地理位置太遠,並且處於海上,海上遠征的費用高昂的緣故。泉州附近商人也在此地經商,獲取巨額利潤。

(2)四麵環海爪哇

爪哇島的名字是眾多遊客都非常熟悉的。爪哇島位於馬來西亞和蘇門答臘東南,婆羅洲(加裏曼丹〔Kalimantan〕)南方,巴厘島西麵。擁有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且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均處支配地位。

馬可·波羅聽說爪哇島是是世界最大的島,其實並非如此,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亞這千島之國中,具體哪個島最大,很難說清。其實爪哇島僅係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第四大島。

從馬可·波羅的記述中我們能看出這個海島國家還是以商船為主要貿易手段,交易商品種類比較多,尤其是調料占了很大一部分。這也是由於爪哇島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決定的。

四麵環海的爪哇島,屬熱帶雨林氣候,沒有寒暑季節的更迭,年平均氣溫為25-27攝氏度,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島上熱帶植物叢生密布,草木終年常青,咖啡、茶葉、煙葉、橡膠、甘蔗、椰子等物產豐富。爪哇島上河流縱橫,風光旖旎,每年都吸引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爪哇島上有100多座火山,前不久活動劇烈,有爆發跡象的默拉皮火山就是其中的一座。默拉皮火山海拔2968米,是印尼眾多活火山中最為活躍的一座。爪哇島是印尼經濟、政治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擁有全國約2.2億人口中的一半。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名勝古跡都坐落在這個島上。印尼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位於西爪哇北海岸,人口830多萬。萬隆位於爪哇島西部海拔700多米的萬隆盆地中,是印尼西爪哇省首府,這裏四麵群山環繞,植物繁茂,環境優美。印尼的古都日惹是中爪哇的中心城市,世界聞名的婆羅浮屠古跡就位於日惹城北部。

日惹為爪哇文化藝術的發源地,文學和舞蹈 發達,浮雕和雕像眾多,學府林立,最著名的國立加查瑪達大學,是印度尼西亞最早的一所法政大學。日惹有世界聞名的巨大藝術建築——婆羅浮屠;有精美的印度教古廟普蘭巴南神廟;有被稱為“大城”的古城遺址,傳為瑪打蘭王國首都遺址,遺址中還有塊大石塊,傳為瑪打蘭王寶座;再遠處是王家陵墓。日惹所在地事古代馬特蘭地區的中心,曾是中爪哇第一個強大帝國所在地。傳說,這片肥沃土地在8世紀至10世紀時一直被許多印度教王國所控製,著名的婆羅浮屠、巴瑪南神廟及其他石碑紀念物都在那一時間建造。

①婆羅浮屠大佛寺

婆羅浮屠位於爪哇島中部日惹西北約40公裏處默拉皮火山的一個山丘上,是印度尼西亞的佛教建築和雕刻的傑出代表。婆羅浮屠的梵文意思就是"山丘上的佛寺",它的周圍另有四座火山。

婆羅浮屠一直被人們稱為"南半球最大、最古老和最壯觀的古跡,其工程之浩大,建築之壯觀,可與中國的長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柬埔寨的吳哥古跡相媲美,被世人共譽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奇跡。

浮雕內容,第1回廊主壁題材為本生、佛傳、譬喻和說法,描繪了釋加牟尼從下凡到成道的過程。第二回廊主壁題材為《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善財童子曆參圖;第三回廊是其延續;第4回廊尚未明了,可能為《華嚴經》的普賢菩薩行願讚等。

婆羅浮屠佛寺景觀

婆羅浮屠的整體設計和各層裝飾體現了佛教密宗曼荼羅義理。佛教將天地分為三界,最低的是欲界,人在此階段無法擺脫各種欲望,其次是色界,人雖已摒棄各種欲望,但仍然有名有形,最高是無色界。至此,人已不再有名有形,永遠擺脫了世間的一切桎梏。婆羅浮屠塔的台基代表欲界,4層方形台及浮雕回廊代表色界,3層圓形台和大窣堵波代表無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