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堪回首。
在楚地的東方原是有一個富饒的小村子的,盛產桑茶。人民衣食不愁,文化素質思想道德水平都很高。村民們過著與世無爭,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然有一天,從楚來了一個行政長官名叫“東”,貪婪而殘忍,用鐵腕開始對小村子進行黑暗的統治。
村中有學識的思想家雨山先生感覺革命時機快要成熟,人民必須起來推翻黑暗統治。後來村中來了一位叫隱的預言家,預言起義將從楚開始,義軍首領就是此村中人,由此人領導的義軍必將推翻太蒼帝國的暴政。
青和北是村中最優秀的年輕人,也是要好的朋友。北青梅竹馬的女伴珊的家就曾被東手下的兵士搶劫一空,村中許多人的家也被東搶掠過,村民不堪忍受東的暴行。這日,東因為北的名字找茬迫害北,北一氣之下手執木棒把東趕出了村子。
雨山先生知道東一定會帶兵殺回來的,村民唯一的出路就是起義,變被動挨打為主動出擊。雨山先生是個很博學的人,機敏沉穩,心思縝密。他為了確保起義成功及將來能夠勝利進行了一番詳盡的計劃。最重要的就是確定義軍的領導人選。
青是原來村中祭司的繼承人,文武全才有領導能力;北是當年某義軍首領的遺孤,起義失敗後北被托付給村中祭司,文濤武略樣樣精通,而且有一副好嗓子,是村中祭祀表演活動的主角。此二人被初步定為主要候選人。
人選的最後確定需要公開的進行,但又不能被東的爪牙發覺,所以村中在每年一度的豐收節上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投石子比賽。
參賽者需要站在50步外,向著一個狹窄的石槽中投擲小石子。每個選手可以投10次,以投入石子多的為優勝。經過一番緊張的角逐,青和北都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最後的決賽。
通過猜拳,由青先投,北後投。二人誰投入的石子多,誰就是最後的優勝者,也就是將來義軍的首領,負者必須離開村子,到敵後去進行情報工作----這一條隻有青、北和雨山先生知曉,為了保守秘密北甚至連珊也沒有告訴。
決賽每人隻許投5次。青投入了4枚石子。輪到北了。北漫不經心地投了3次,全中。第四次投,北仔細地瞄了瞄準,石子拋出後劃了一個優美的弧線落在了石槽的外麵。第五枚也是極精確的遭到了同樣的厄運。顯然最後青得了冠軍。青的獎品是一張條幅,上書四個大字“多此一舉”;北作為亞軍的獎品也是一張條幅,上書“改邪歸正”。明裏是為掩惡人之耳目,但字中真意恐怕隻有雨山先生最清楚。
北要離開了。他把珊帶到青的麵前:“青,請幫我照顧好珊。”然後便是一個極瀟灑的轉身,很堅定地向村外走去,不顧珊的哭喊,甚至沒有再回首望她一眼。隻有村口升起的紅日能看到北的臉上那未凝的淚水和深情而自信的微笑。
從此以後珊與青形影不離,珊知道青的秘密,但是村人們不知道珊與青還有北的秘密,隻道珊是青的未婚妻,隻為北的離開而悲傷。
北就是後來太倉帝國最有名的歌舞伎亦蝶。
青就是在楚起義的最有號召力和聲勢的義軍首領鍾小青。
話說慎武太子的大軍浩浩蕩蕩地開到楚地邊境,由李驍和日出將軍率領的先頭部隊已經駐紮到楚地都城外的堡壘中。
一個月前原本駐在楚地的王軍部隊聽說義軍來攻,全部望風而逃。以東為首的守軍部隊逃的最快,結果義軍並未攻楚都,隻是在城外安營休整軍隊。如今慎武太子帶來援軍,東喜出望外,快馬急報太子的先頭部隊,欲用前後夾攻之計把義軍在楚都外一舉殲滅。
雨山先生是義軍的軍師,當初未讓義軍進城是他的主意。因為義軍人少,又無外援,如果冒然進駐大都城,被王軍困住,則必無退路;駐軍城外既可牽製城內軍隊,又有後路可退。如今義軍前有虎,後有狼,進退維穀,幸而是在城外,可以化整為零,快速撤退。
首先是選擇突破口。城西由日出將軍設防,布置相對鬆懈,鍾小青決定義軍由此方向撤退。雨山先生出了一條妙計用狗群衝亂敵軍陣腳,再借機逃離。但哪來那麽多條狗呢?
投機商人山隹食的座佑銘是:“哪裏有戰亂,哪裏就有錢可賺。”雖說此時,義軍的經濟狀況並不好,但並不等於將來就不會有錢,義軍能占城鎮,來錢豈不容易?所以山隹食賒給義軍200條狗。義軍首領鍾小青寫了一封密信給山隹食,說隻要他拿此信去京城找亦蝶,就可以得到買狗錢。於是山隹食動身去京城討帳,當然,是否能討到那是後話,暫且不表。
再說這一晚,正是月黑風高,殺人放火的好天氣。日出將軍與李驍將軍接到東的急報,說大約明日東的軍隊就可開到,正在商討如何內外夾擊義軍之時,忽有一蒙麵人鬼鬼祟祟的潛入帳中,拋下一個紙條,人影一恍便消失在夜色中。
李驍將軍打開紙條一看,上書五個大字“晨有狗來襲”。
日出將軍臉色微變,但他卻不是擔心義軍來襲。他故意部署鬆懈,就是為了能讓義軍從他那裏撤走,至於這中原因先按下不表。他擔心的是義軍中怎會有人泄密?這個神秘蒙麵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