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認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應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而疾病的發生也往往與不良的道德行為有密切的關係。佛家在人間教化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去惡行善,淨化人生,改善社會,而提倡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為內容的佛教,恰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這不僅有利於提高人們的道德品質,還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養生先養德,德高人自壽

佛家認為,道德通過情緒影響生命活動,因此加強道德修養可以製約情緒,進而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另外,通過注重養德修養,還可以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進而能增強人的身心健康。

莊子曰:“棄事則形不勞,遺生則精不虧,夫形全則精複。”其意即指,丟開世事則形體不會勞累,看破生死則精神不會消耗,身體就會健康。孔子說:“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說的是德高者長壽。先哲們的至理名言將道德修養與養生益壽的關係說得十分明確。曆代醫藥學家也主張,欲養生須養德。《黃帝內經》中雲:“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是說,當人的精神狀態良好時,不容易產生疾病。醫學家張景嶽也說:“欲壽,惟其樂;欲樂,莫過於善。”他們都認為,要想擁有健康之軀,必須要有良好的品德。

為什麼良好的道德修養對人體具有這種奇特的養生功效呢?

1.從醫學角度分析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融洽的社會關係、良好的心理活動可以使體內分泌較多的有益激素、酶類和乙酰膽堿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及神經細胞的興奮性調節到最佳狀態。

同時,大腦中可分泌一種天然鎮靜劑,使人獲得內心愉悅,有助於緩解心中的鬱悶和煩惱。有人對一組做好事者進行唾液分析,發現他們的唾液中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大大增加,該物質是一種抵禦感染性疾病的抗體。這為做好事的人能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提供了科學依據。

臨床心理學家則從社會、精神方麵進行分析,樂於助人的理念與養生外生原則是一致的,樂於助人強調以他人為中心,養生的外生原則提倡他人愉悅是自身幸福的源泉。

2.從養生學的角度分析

德高者與人為善,樂於助人,人際關係良好。他們能正確認識自我,尊重社會需要,遵守道德規範,充滿信心和責任感,妥善地解決人際中的各種矛盾與衝突。

他們與人為善、寬厚待人的行為,能喚起他人的感激、喜歡和熱情,給自己帶來良好的心理感受和心靈慰藉。醫學研究表明,那些經常與別人在一起,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人比缺少社會關係、無交往的孤獨者長壽2.5倍。

德高者心地善良、正直、富於愛心,凡事為他人著想,那些敵意、仇恨、不友好、無謂爭論、惡性競爭等多與他們無緣。有資料表明,常懷敵意心緒者,患心髒病的可能性最大,其冠狀動脈容易被堵塞。

研究發現,人在說話時,血壓會升高,而在傾聽別人談話時,血壓又迅速下降(這樣便會取得一種平衡),而那些懷有敵意、仇恨和熱衷於惡性競爭的人,從來都不會對別人的談話洗耳恭聽,隻是在尋找機會反駁別人,從而喪失了達到血壓平衡的機會。這樣,在經常戒備、處處設防中,他們很容易患上高血壓等心身性疾病。

德高者心胸坦蕩,光明磊落,無憂無愁,無患無求,身心總處於淡泊寧靜的良好狀態中,而那些道德修養差的人,為了一己之利,常挖空心思、不擇手段,其胡作非為又必然導致做賊心虛,產生緊張、恐懼、焦慮、內疚等心態,甚至有人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這種無形的心理負擔和壓力,使大腦皮質功能失調,器官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出現心悸、失眠、頭痛、頭暈、食欲下降等症狀,嚴重者還會誘發某些精神疾病。

清人金纓說:“善為至寶,一生用之不盡;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益。”

養生重養德是傳統的養生理論,它要求人們平時除了注意營養平穩和鍛煉身體外,更需要注意養德。始終不渝堅持以德為本,養生必養德,此乃養生益壽的希望所在。

小知識

名醫孫思邈談養生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醫生。他在西魏時代出生,他活了101歲才仙遊,可見他的長壽心得實在值得學習。孫思邈少時因病學醫,博通經史百家學說。他總結了唐代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編成兩部醫學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千金要方》中,孫思邈寫道:“性既自善,內外百病悉不自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在經也。”“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大意是說,能保持心性善良的人,不容易生病,也不容易受到天災人禍的侵害,所以道德修養才是養生的根本,而德行不好的人,即便服用金丹玉液也無法延長壽命。

唯有放生,功德最為無量無邊

相傳,佛祖釋迦的前世曾是一個名叫流水的僧人。有一年,當地瘟疫流行,很多人因此感染瘟疫而死去。流水雖然是一個僧人,但他懂得醫術,便四處外出為人治病,救活了不少人。

一天,流水又像往常一樣外出給人治病。當他經過一個池塘邊時,發現池水很快就要幹涸,而池塘中有很多的魚正在死亡邊緣掙紮,眼看著就要因為缺水而即將死去。流水善心大發,他決心要拯救這些池魚。經過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有人想捕捉池魚,故意在上遊截斷水源。流水立即設法找來20多頭大象,到上遊背水回來,再倒入池塘中。經過一番努力,池塘的水滿了,池魚終於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