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東也沒有說話,一直等小青吃完之後,他們四個人走到小店外麵,小青才對肖少白說到。
“不用了,這車可能的話,我們也就把他當車一個道具,或者說留給警察作為破案的線索而已,走吧,你們手機上我已經貢獻的坐標,你們不要太慢了,不然我們活都幹完了,你們不要還沒有到”小青說完就和梁東上了比耶克的車,一路向江北茅山而去。
大約3個小時之後,梁東一行人來到了茅山大道和萬福路交彙處,也就是茅山旅遊遊客中心停車場,停好車,直接向景區而去。
“老板,我們不等肖少白他們嗎?”比耶克看到梁東自己就要進景區,所以問道,畢竟在外國人的眼裏,肖少白他們和自己也是一個團隊的。
“他們還有2個小時左右才能到,不等了,自己進去吧,我也沒有來過這裏,正好也參觀參觀”梁東邊說,邊往裏麵走。
說到茅山,原名句曲山,位於江北省江南市以西60公裏處,南北走向,麵積50多平方公裏,海拔372.5米的茅山山勢秀麗、林木蔥鬱,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說,可謂“春見山容,夏見山氣,秋見山情,冬見山骨”。
茅山還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是道教上清派的發源地,被稱為“上清宗壇”,號稱道家“第一福地”。西漢年間,陝西鹹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道行善,益澤百姓,後人為紀念茅氏功德,遂改句曲山為茅山。
茅山道教源遠流長,相傳早在距今5000多年前,就有高辛氏時代人展上公修煉於茅山,先秦時,有燕國人郭四朝修煉於玉晨觀,秦時,李明真人修煉於古煉丹院(今乾元觀),東晉時期,茅山人葛洪在茅山抱樸峰修煉,並著書立說,東晉楊羲等製作了《上清大洞真經》,在茅山創立了別具江南特色的教派-茅山上清派。
唐宋以來,茅山一直被列為“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曾引來諸多文人墨客留下詩篇。茅山有“山美、道聖、洞奇“之特色,區內主要景點有乾元觀、元陽觀、東方鹽湖城等。
茅山最輝煌的時候,也就是在唐宋年代,茅山道教達到了鼎盛時期,前山後嶺,峰巔峪間,宮、觀、殿、宇等各種大小道教建築多達三百餘座、五千餘間,道士數千人,有“三宮、五觀、七十二茅庵”之說。在中華文化的基因裏麵,隻要說到道,就一定繞不過茅山。
“小青啊,我們也進來了,我先去那裏?”
“走唄,說不定還能遇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能遇到這個人,也算是緣分,或者說他的因果功法修煉到了一定的程度”
“不要搞的那麼神秘好不好?直說,直說”
“我的意思是,如果那個人能算到你能到這裏,那麼他就是一個人才,他有足夠的天賦讓你將他收納過來,以後可以作為你建立的修者組織的老大,這下可明白了沒有?”
“修者組織?我需要建立這個東西?有什麼用?”梁東有點懵逼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