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有多少日常消費陷阱等我們去“跳”(2 / 3)

消費者在為孩子們挑選玩具的時候,一定要在玩具是否安全、會不會傷害孩子上多個心眼,比如沒有“3C”認證的最好不要購買。購買時要仔細閱讀玩具上的商標或標簽,標簽會為你提供一些諸如如何使用這個玩具、玩具對幾歲以上兒童是安全的,以及是否需要成人看管等重要信息。另外,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使用玩具。

購買金銀飾品,多個查看“印記”的心眼。

隨著現代人的消費水平逐年提高,對於高檔、貴重飾品的追求也是不斷上升,尤其是一些金銀首飾之類的隨身佩戴物品,不信你放眼看去,大街小巷上的紅男綠女們,哪一個手上、腕上、頸上、耳朵上不是金光閃閃,或者銀光燦燦呀!

對於將要結婚的女孩子來說,購買幾件像模像樣嫁妝,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然而在“真金白銀”空前繁榮的市場中,仍有一些假冒的偽略產品充斥其中,給消費者帶來了購買上的彷徨。

在某外企上班的小韓最近忙著籌備結婚,可陪未婚妻在買結婚戒指和各種首飾的時候,卻遇到了讓他頗為頭疼的問題。他逛遍了本市大大小小的首飾行,越逛越困惑:怎麼同樣的金、銀飾品各家店的價格、名稱都不一樣?小韓在一個金銀首飾市場裏,發現各種小掛件的價格相差十分懸殊,而且有些還沒有鑒定證書。

當小韓轉到另一些金銀飾品店中,標價三千多的鑽石白金戒指,花一千元就可以買到,有的折扣竟低到一折出售。小韓對於這些東西也不怎麼在行,便沒趕輕易買。於是,他找到幾個熟悉金銀首飾方麵的朋友,請教其中的原委。朋友告訴他,目前金銀飾品市場存在一些問題,廠家經常是在飾品含量上做手腳,高明一些的廠家會在飾品中加入一些熒光譜線與主體元素接近的元素物質,如鉑金飾品中加銥,銀飾品中加鉻。而且銀中加入的鉻對人體和環境都會產生很壞的影響。市場上的金銀飾品,其中三成左右都存在問題。小韓聽朋友這麼一說,出了一頭冷汗,慶幸自己多留了一個心眼,最後在朋友的幫助下小韓,終於買到了貨真價實的結婚飾品。

在購買金銀等貴重飾品時,為了“防假”除了請一些“行家”幫忙以外,一定要多個查看“印記”的心眼。國家標準規定,貴金屬飾品都應打有產地、廠家、材料和含量印記,無印記產品為不合格產品。如出現質量問題質檢機構可根據印記給予檢測判斷。因此,消費者可以根據印記購買自己需要的品牌和不同含量的貴重金屬飾品。另外,千萬不能圖便宜去一些不具備相應資格的小店,一定要到正規的、大型的、專業的金銀店鋪去購買金銀飾品,這樣才有信譽保證。

到餐館、酒樓就餐,多個提防被“宰”的心眼。

在眾多餐廳消費陷阱之中,強製消費算是最讓人惱火的了,這種陷阱,多是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的,等到消費者明白過來的時候,隻能怨自己上錯了“賊船”下不來,乖乖交費。比如服務收費不明示,或故意標在菜單的極為隱秘之處,誤導消費者。現實中就不乏這樣的例子。

有一位姓齊的小姐請朋友到某飯店吃飯,結賬時發現,除了正常的菜價外,還有一筆不小的費用:茶、濕巾、瓜子、小菜費等。她說:“濕巾、瓜子在就餐前就擺在了桌上,服務員也沒有告訴我這些東西要收費。在我們入座後,服務員招呼都不打,就給滿上茶,送上濕巾。結賬時,僅這些東西就花了差不多100元。”在經曆了一次被宰的經曆之後,齊小姐如今在飯店吃飯,在沒有搞清楚是否收費的情況下,絕對不敢輕易享用飯店提供的茶、瓜子和濕巾等物品了。

也有一些場所,以樣品質量、計量與實際消費不符來設計消費者,特別是一些不法酒樓的經營者,他們把已稱好的生猛海鮮裝模作樣拿給消費者看,但拿到廚房烹調時隨意調換,造成短斤少兩;擺在櫃台的樣品質量很好,數量也很充裕,但拿到餐桌上差別很大,造成份量不足等現象。

還有的地方規定一次性最低消費,他們限定最低消費標準,在消費者的消費沒有達到最低消費標準的情況下,向消費者推銷一些過期的商品或與餐飲無關的商品。

再有一種強製消費,就是謝絕自帶酒水進入餐廳,但是,他們並沒有在營業場所醒目的位置貼出告示。如果消費者自帶酒水,商家就會收取開瓶費,而開瓶費沒有標準;一些酒樓老板為了阻止顧客自帶酒水,便收取了消費者難以承受的服務費或昂貴的開瓶費。

廣大消費者,到餐館、酒樓消費時,對他們的“收費標準”要多個的心眼。最好要了解清楚服務內容、價格、相應的質量、計量等問題,同時不要忘記行使法律賦予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最後,在結賬時,別忘了索取菜單和發票,一旦發現被“宰”時,可依法要求經營者給予賠償,也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或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切實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購買手機,多個“仔細驗機”的心眼。

手機已經成了現代人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之一,隨著手機用戶的不斷增多,各樣的手機大買場,手機專營店也隨之火暴了起來。然而,在重多的商家中,有極少一部分不法經營者利用消費者對電子產品專業性知識的不了解,在手機內部“做手腳”,來欺騙消費者。

張先生新換了一部手機,是某品牌的新款機子。雖然不是在正規的大型商場買的,但價錢方麵想對還是便宜些,況且對方還保證此機絕對是“正品”,七天內有出任何毛病都無條件退貨,一年能保修。而且是能到該品牌的專營維修部維修。起初,張先生用起來感覺還不錯。可是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這部手機就出了毛病。這讓張先生十分的鬱悶,於是張先生找到該店,該店讓張先生留下手機,聲稱要送去進行專業檢測,一星期後來拿。無奈的張先生隻得聽從安排。

七天後,張先生去取手機,該店告知手機已修好,張先生拿到手機後,向該店員詢問自己的手機是何故障時,對方告訴他:“小毛病而已,不用擔心。”然而,讓張先生氣憤的是,這部剛剛修好沒多久的手機,隻用了短短的幾個星期再次出現了問題。張先生隻得又一次跑道那家店裏,結果又是“七天以後來取”的通知。這一次,手機修好後用的時間還算長一些,可幾個月後就又壞了。直到張先生反反複複修理、使用了一年以後,對方告訴他一年的保修起已過,再修就需要收費。張先生一打聽,維修的費用實在是嚇死人,於是張先生選擇自己送修。

當張先生拿著這部手機,到該品牌的定點維修處進行維修時,那裏的維修人員竟然告訴他,此機他們不負責維修,原因是李先生所購買的這部手機是“翻新機”,裏麵的零件都是拚裝的。所謂的翻新手機,就是收集原來的機芯、外殼或外包裝進行維修或加工處理,然後當作新機器賣的手機。雖然這些翻新手機的來源各不相同,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能和正規產品一樣享受正常的售後服務。

除翻新機之外,市場上還有大量“水貨機”存在。如果經銷商對同一款手機報出的價格“十分便宜”,消費者就要警惕是“水貨”。這種“黑手機”通常無法享受正規手機“三包”規定的所有權益,因此一般沒有保修期或保修期相對較短,提供的也往往是收據。如果隨機沒有明示全國聯保網點的,而銷售員說這款手機隻能到他們店裏自己負責保修(即哪裏買哪裏修)也不能答應,因為正規手機隨機都提供全國聯保網點信息。

想要購買手機的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多一個“仔細驗機”的心眼。每部手機都有它的特定的電子串號,相當於手機的“身份證號”。購機時,消費者可查詢手機IMEI碼:按#06#,手機上顯示15個數字,這就是該機的IMEI碼。然後打開手機的電池蓋,裏麵有一張貼紙,上麵也有一個IMEI碼;再查手機的外包裝盒上的貼紙,上麵也有一個IMEI碼。這三個碼應該完全一致。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三碼合一”,如果這三個碼一致,這個手機就是正品機。另外,要避免買到“黑手機”,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去那些有信譽、有名氣的賣場去購買,其次是到各廠商的手機專賣店去購買。

購買手機電池,多個“防偽”的心眼。

手機電池用到一定的年限就要更換,這種常識,對於現在人手一機的人們來說簡直是最普通的知識了,那麼當這個每天和自己形影不離的“小家夥”突然出現了能量供應不足時,更換一塊好的電池,就成了刻不容緩事情,如何選購好的電池,可是很有講究的事,因為現在的手機配件市場,也是陷阱頗多,不多長個心眼的話就有可能上當。

小張在某大型手機銷售市場,花一千多元買了部全新手機,他手機的電池是原裝鋰電電池,然而在使用了不到一年的時候,電池就不能用了。他來到手機維修中心,經過檢測得出結論“需要換電池”。於是,他購買了一塊“超力通”鋰電池。這塊電池在使用一年後,又不能用了。小張又購買了一套“飛毛腿”手機配件,包括鋰電池、耳機和旅行充電器。這塊電池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又發生故障,手機用線性充電器,充電後,一會兒就充滿,但是一開機,就死機。無奈之下小張又來到維修中心,經檢測,工作人員得出結論:“手機本身無故障,是電池的問題,電池不是正規的品牌,是假貨。

維修人員告訴小張,一般“正品”電池的標貼都采用二次印刷技術,在一定光線下,從斜麵看,條形碼部分的顏色明顯比其他部分更黑,且用手摸上去,感覺比其他部分稍凸“正品”標貼表麵白色處用金屬物輕劃,有類似鉛筆劃過的痕跡。電池外殼采用特殊材料製成,非常堅固,不易損壞,一般情況下不容易打開電池外殼,電池外觀整齊,沒有多餘的毛刺,外表麵有一定的粗糙度且手感舒適,內表麵手感光滑,燈光下能看到細密的縱向劃痕。

正品的手機電池,電池電極與手機電池片寬度相同,電池電極下方相應位置標有“+”“-”標記,電池充電電極片間的隔離材料與外殼材料相同,但並非一體。電池裝入手機時應手感舒適、自如。電池鎖按壓部分卡位適當、牢固。電池標貼字跡清晰,有與電池類型相對應的電池件號。電池上的生產廠家應輪廓清晰,且防偽標誌亮度好,看上去有立體感。小張的假電池就是與手機的接觸點不實,才造成手機故障的。

作為一個消費者不管購買什麼商品,都要有防範意識假冒偽劣電池,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電池內的核心部件芯片的質量差,充電量不足,放電時間短,抗破壞性能差,所標電池容量與實際不符等。這一切導致手機的待機和通話時間短,電池一充就飽,一放就完,有的還會出現自動關機現象。並且用假電池強行充電可能引起爆炸。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手機電池時多個“防偽”的心眼。最好去有信譽有保障的商店購買手機電池。

購買家具,多個謹防商家“使詐”的心眼。

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購買家具日益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然而,家具消費中,經營者為獲取利潤暗設的陷阱,往往會給消費者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和苦惱,也由此產生不斷的消費糾紛。

如部分部件使用舊件,消費者如果不當場及時仔細檢查,事後難以分清責任消費者如果不當場及時仔細檢查,事後往往難以分清責任。張先生就曾遇到過“舊件問題”。

張先生在某商場定購了價格為8000元的組合櫃。定貨的第二天,組合櫃就送到了,並由商場派來的安裝工人熟練地安裝好。工人走後,張先生仔細一瞧,櫃子後麵的組合板有三塊有明顯的裂痕和黴跡,他覺得這是使用過的舊件,便當即與商場聯係要求退貨。由於是事後發現的,商場不承認使用了舊件,拒絕張先生退貨。

有的商場隻有樣品,消費者要購買家具需要預定。但是在交了預付款後,家具卻遲遲不到。這種拖延時間的陷阱,就被王先生趕上了。

準備喬遷新居的王先生定購了一套價格為6000元的整體櫥櫃。商家承諾20天後到貨並安裝好,隨後,雙方簽訂了書麵合同。新居裝修好後,王先生隻等櫥櫃來了就能搬家。約定的日期到了,櫥櫃運來了,但是方向做反了,無法安裝。商場承諾為王先生重新做,在月底做好。然而,商場一次又一次的失約,直到兩個月後,王先生家才裝上櫥櫃。隨後,王先生要求商場為他因不能搬家而多花的兩個多月房租埋單,但商場卻不答應。

也有的消費者購買家具時,銷售憑證上標注打折商品概不退換,對打折商品免除“三包”責任。這種花樣也是商家曾經用過的手段,謝女士便吃過此類陷阱的苦頭。

謝女士在某家具商場選中了一套餐桌、餐椅,經過一翻討價還價後,雙方以六折900元的價格成交了。商品運回家以後,謝女士發現,餐桌的玻璃桌麵上、白鋼桌架上有很多細小劃痕,其中一把椅子的椅子腿損壞。第二天,謝女士又找到商場要求退貨,商場要求其出示提貨單後,指出在提貨單上已經加蓋了“打折商品不退不換”章,表示不能退貨。

購買家具可不是件小事,消費者要避免商家“使詐”,在購買家具時首先要在格式合同中詳細約定交貨期限、商品款式、質量以及其他等方麵的內容,並仔細閱讀合同等需要消費者簽字的文本,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對不平等格式合同,有權提出疑義,並向相關部門舉報,還要了解相關商品知識、價格與價值對等原則,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另外,要嚴格當場驗貨,出現問題和糾紛時要講求時效性,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或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購買禮品茶葉,多個提防買到“假”茶葉的心眼。

每到春節,作為饋贈佳品的茶葉就會進入熱銷旺季,這也往往給一些茶葉經銷商一些可乘之機。特別是一些散裝茶葉的來源不明,產品質量難以保證。為保證讓消費者在節日能買到好茶葉,銀川市工商局二分局曾對轄區內的37戶茶葉經銷商進行了檢查,共檢查了六大係列20個品種。並對茶葉的品質是否合格,產品的原產地是否真實?標誌是否齊全?產品的實際稱重與標誌重量是否一致等進行了重點檢查。

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大部分袋裝茶葉無QS標誌;有些茶葉的外包裝與實際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編號不一致。茶葉經銷商為牟取高利潤,在加工過程中摻雜使假,造成市場中的茶葉出現灰分超標、含鉛量超標和農殘超標等不良現象,有的製假分子還用工業染料“鉛鉻綠”增加茶葉的綠度,給茶葉添加香精等非茶葉物質,而長期飲用這樣的茶葉,會嚴重影響人的肝、腎功能,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將造成極大的危害。

此外,工商部門還將與質檢部門聯合,對涉嫌有質量問題的茶葉進行抽檢,要求經銷商對外包裝標誌不全的茶葉,做出下架和返廠處理,以大力規範和長效監督散裝、袋裝、盒裝茶葉的包裝情況,保證其品質,遏止商家的欺詐行為。

工商局部門特別提醒消費者,在選購包裝精美的禮品茶葉,一定要選擇正規生產廠家及生產日期、保質期標誌齊全的產品。20元一包的茶葉與30元一包的茶葉,恐怕沒有專業眼光,普通市民根本無法辨別。

原來茶葉劣質的茶葉還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消費者買茶葉就要多個心眼了,特別是把它買來作為禮品贈送,更要注意,否則出了意外對己,對對方都不好。要辨別茶葉的真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外型,良好的茶葉必需幹燥完全,葉形完整,不能有太多茶角、茶梗等碎物。包括其他茶類,如龍井、紅茶、香片,隻要外形整齊即可。另外,在茶葉衝泡前,你可以聞其茶香(稱之幹香),看是否有焦味、煙味、腐味或其他不好的味道;衝泡後,你可以觀湯色和葉底,茶湯不論深或淡(隨發酵程度不同和焙火程度不同而改變),必需清澈或明亮才好。

在影樓消費,多個提防商家“獅子大開口”的心眼。

隻要拍過婚紗的人都有類似的經曆,那就是拍婚紗照的實際價格幾乎都比預訂的價格高一倍。當初在預訂時候,服務人員並沒有告訴你用什麼婚紗收費,什麼不收費,以及用什麼像冊像框等,一旦你交了訂金,就掉進了陷阱。而指定的婚紗、像框,都是些不太好的,你要換就得加錢,直到把你兜裏的錢掏幹淨。

“十一”前夕,何小姐在某市商業中心區一影樓訂了套3880元的婚紗照。化妝時,假睫毛額外收費100元,假指甲收費80元。化妝師說,不用也可以,但是拍出來的效果就不太好。新娘子哪個不希望自己更完美些?那就按化妝師說的來吧。於是,化妝師又提出,化妝是會損壞皮膚的,需要用護膚水來保護,而護膚水需要和化妝品一個品牌的才好。何小姐連化妝品是什麼品牌都沒有看清,就又掏了200元錢。這婚紗照還沒有開始拍,僅僅化妝就額外花了480元。

接下來,選婚紗時何小姐才知道,照3880元標準的婚紗照,隻能在中檔區裏選婚紗,而中檔區的婚紗僅有幾件,樣子又老又舊,根本沒有可選餘地。該影樓婚紗分中檔區、高檔區、頂級區、皇家禮服4個區,中檔是最低的。誰都不願意穿著老氣橫秋的婚紗,而選高檔區到皇家區的婚紗,每一檔都要加價,從200元到5000元不等。說白了,所謂中檔婚紗隻不過是陷阱罷了。何小姐在選婚紗上,又無奈地掏了2000多元。

該看樣片了,服務小姐熱情地推薦:“3880元檔次的像框是普通的,婚紗照要在客廳裏展示給他人看,換一個水晶的吧,雖然貴點,但投資一次,用一輩子,值得!”何小姐選了水晶像框,一問5000多元,服務小姐左打折右去零頭,何小姐最終又掏出了3000元。

接下來是像冊,像冊中的“貓兒膩”更多。原定好用膠卷拍的照片入冊30張,可是影樓拍了100多張,剩下的70張影樓要銷毀。何小姐哪裏忍心新婚照片被撕碎,要取走,每張交30元錢,如果像片要入冊,裝裱費一張80元。而用數碼相機拍的照片,原定入冊10頁,但是像冊卻是16頁的,後麵空著不好看,影樓又“獅子大開口”,入冊一頁費用400元。左加右加,何小姐不得不又掏出3000元……

還有一些影樓,以“套餐”打折為幌子來吸引消費者,但是所謂的套餐裏麵有些是不包擴在內的。比如:“定妝水”、“美甲”等,而這些項目想要就得另加錢。

對此,家住幸福小區的王紅女士深有體會。她說:“這種虛假宣傳、報價虛高、贈送項目誘導消費等消費陷阱在影樓中太普遍了,很少有原價拍照的,都是提高價錢再打折,而且在化妝時很多費用也悄悄地加了進去。”

結婚是個喜慶的事,但也要理智消費。要想自己避免落入黑心影樓陷阱,提防對方“獅子大開口”,消費者最好選擇信譽好的大型正規影樓拍攝。出發去拍攝之前,要先簽訂正式的書麵合同或協議,每個環節盡可能詳盡,以免租用的婚紗破損,責任難以分清。消費後一定要索取收費單據憑證並保存好,以便出現糾紛時明確責任。

遭遇“純天然”,多個提防買回劣品的心眼。

如今,人們口袋比以前鼓了,生活比以前富了,講究生活質量,崇尚綠色食品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成為社會消費時尚。然而,在市場上已經泛濫成災的“綠色、純天然”究竟有多少是貨真價實、徹徹底底的正宗之品呢?在選購的時候,很多人都是霧裏看花,水中望月,無所適從。事後往往是感到吃虧上當,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