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不說別的,就來談一談魯凡和她層次分明的同學群體。
眾所周知,魯凡是掙紮在二線成績上的渣渣一枚。
就和她的名字一樣,相貌平平、沒啥特長。所以,一般見到她的人會產生“看你的樣子,你學習一定很好。”這種無知的錯覺。
然而她的智商並不是一直不在線上,比如在吃這方麵,她有一股毅力能做到斤斤計較。
不過你得知道,她有一個文科成績好得爆表並且身為權威作家的媽媽,還有一個怎麼也不被理科題目難倒的教授爸爸。可能是她母親的基因太強大了吧,她的文科的確讀得比常人略勝一籌,另外在他父親基因的微弱影響下,她的腦子也確實比常人好了那麼一點點......不過,這兩個出奇優勢的條件綜合在她身上,竟然結合得無比平凡。
她縱使有再強大的家族背景(外人的確看不出),也還是勉強在及格線偏上的水平掙紮。
雖然她大大咧咧的,但是卻有一群玩得很好的男閨蜜。
其中一個,就是楊曉樂了。
這個楊曉樂啊,可謂是讓魯凡愁白了頭。他玩世不恭,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即使架著眼鏡,也依舊沒沾染上一點兒書生氣。上課睡覺、下課看小說,回到家大手一揮隨便做點作業,白天又在早讀聲中拚命趕作業......但他的數學成績卻出奇地拔尖。雖然沒達到魯爸爸這種水平,但至少在魯凡這一屆同學中是數一數二的數學天才了。
魯凡怎麼也不能明白,他看樣子絲毫不吃力的樣子,怎麼就能輕而易舉得應付數學題目呢!
對於魯凡的苦惱,魯媽媽這麼對她解釋:“凡凡,你要明白,每個人的特長是不一樣的。你或許在愁他能輕而易舉地學好數學,但其實,你應該換位想想,他是否也在愁你的語文成績這麼優秀的原因呢?”
魯凡在心裏翻了個大白眼:與其語文成績練到爐火純青,倒不如專門讀好數學呢。
而楊曉樂聽聞魯凡的煩惱,一副關愛兒童的表情:你大概不知道,我上一次寫作寫到絕望是什麼時候吧?
唉......每人都是被上帝啃了一口的蘋果......但魯凡很不幸的,被啃了一大口。
(以上,就是理科學渣和文科學渣的嘮嗑日常。接下來,戴好護目鏡,準備好迎接一波來自學霸的轟炸吧。)
學霸大致分兩種:玩世不恭卻百事成類型或者勤奮努力一馬當先類型。
後者又分為:極度有耐心+不善言談類型或者膽大心細類型。
魯凡曾經考到過年紀15、30名,但是因為得意忘形而一落千丈,以下的兩場大考,幾乎都在老底末添了個零。吃了兩次虧的她,終於長了記性:
她不是天才,世界上也不會有絕對的天才。她或許是比一些人聰明,但是她並沒有資本歪曲對自己的定位。
恩,她明白了,她真的得努力起來了。她打算,在這個“雙蛋”裏好好地努力一把!
不過......
(下一秒——)
“唉,題目看起來好多啊,玩會兒手機再做......恩?玩了這麼久了?那我再碼碼字吧!......誒誒?天怎麼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