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賈至原賦今存,題作《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又,岑參、杜甫亦有同和之作。本詩作於乾元元年(758)春末,時作者官中書舍人。參見拙作《王維年譜》。

唐時天子每日(法定的節假日除外)日出視朝,處理政務,稱為早朝。元旦、冬至等大朝會在大明宮含元殿舉行,平常朝會則在大明官宣政殿舉行。賈、王、岑、杜四人之作都描述了春日在大明宮早朝的盛況,元方回說:“四人早朝之作,俱偉麗可喜。”(《瀛奎律髓》卷二)然而四詩亦皆乏深意。王維此詩具有宏麗、典重的特色。其中頜聯寫早朝開始時,重重官門大啟、萬方官員齊集宮殿拜謁天子的景象,氣勢十分宏大,明胡應麟評曰:“頷聯高華博大,而冠冕和平,前後映帶,遂令全首改色,稱最當時。”(《詩藪》內編卷五)

注釋

〔1〕絳幘(zé):紅色頭巾。趙殿成注引《漢官儀》:“宮中輿台並不得畜雞,夜漏未明三刻雞鳴,衛士候於朱雀門外,著絳幘(象雞冠),專傳雞唱。”雞人:《周禮·春官·雞人》:“雞人,掌共(供)雞牲,辨其物(毛色);大祭祀,夜呼旦以(《說文》:“嘂,高聲也,一日大呼也。”)百官。”鄭注:“夜,夜漏未盡雞鳴時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興。”絳幘雞人,此處借指宮中夜間報更的人。送曉籌:即報曉之意。籌,指更籌、更簽,古時報更用的牌。《陳書·世祖紀》:“每雞人伺漏,傳更簽於殿中,乃敕送者,必投簽於階石之上令然有聲。”〔2〕尚衣:唐殿中省有尚衣局,掌天子之服冕。參見《舊唐書·職官誌》。翠雲裘:用翠羽紡織成的雲紋之裘。《古文苑》卷二宋玉《諷賦》“披翠雲之裘”宋章樵注:“輯翠羽為裘。”此處指天子之衣。〔3〕九天:喻皇宮,言其高遠。天,《文苑英華》作“重”。閶(chāng)闔:此指宮門。〔4〕萬國:萬方。衣冠:謂百官。旒(lúi訌):古時天子及貴官的禮帽。有冕版覆於帽頂,稱為延;垂於延前後的玉串,渭之旒。冕旒之製唐時猶存,《舊唐書·輿服誌》載,天子袞冕垂白珠十二旒,一品官袞冕垂青珠九旒。此處指天子。〔5〕色:《瀛奎律髓》作“影”。仙掌:承露盤上的仙人手掌。漢武帝於建章宮作承露盤,立銅仙人舒掌擎盤以承甘露。班固《西都賦》:“抗仙掌以承露,擢雙立之金莖。”此處也可能指燈架或燭台作仙人舒掌擎盤之狀。謝脁《雜詩三首·燈》:“抽莖類仙掌,銜光似燭龍。”動:謂曉日照於仙掌,其光閃動;也可能指曉日初出,殿中尚黑,銀燭閃動(賈至原賦有“銀燭朝天”之語)。〔6〕香煙:指朝會時殿中設爐燃香。參見《新唐書·儀衛誌》。欲:猶“已”。傍:依附,指附著於身。袞(gǔn滾):天子禮服,上畫龍,又稱龍袞、卷龍衣。《禮記·禮器》:“天子龍袞。”浮:指袞上所繡之龍如浮於煙霧之中。〔7〕裁:製作。五色詔:用五色紙書寫的詔書。《鄴中記》:“石虎詔書,以五色紙著鳳雛口中。”佩:玉佩。唐五品以上官員的飾物有佩。鳳池:即鳳凰池,指中書省。本義為禁苑中的池沼。魏晉以後,設中書省於禁苑,因其專掌機要,接近天子,故稱為鳳凰池。晉苟勖久在中書省掌機事,後遷尚書令,有賀之者,勖曰:“奪我鳳凰池,諸君賀我邪!”見《晉書·苟勖傳》。此二句與賈至原賦的末二句(“共沐恩波鳳池裏,朝朝染翰侍君王”)相應。是時王維與賈至同任中書舍人,故有“須裁五色詔”、“歸向鳳池頭”之語。

晚春嚴少尹與諸公見過

鬆菊荒三徑〔1〕,圖書共五車〔2〕。

烹葵邀上客〔3〕,看竹到貧家〔4〕。

鵲乳先春草〔5〕,鶯啼過落花〔6〕。

自憐黃發暮,一倍惜年華〔7〕。

題解

嚴少尹,即嚴武。至德二載(757)九月唐軍收複長安後,武拜京兆少尹;乾元元年六月,貶巴州刺史。見兩《唐書·嚴武傳》、《通鑒》乾元元年六月。少尹,唐京兆、河南、太原等府,各置尹(正長官)一員,從三品;少尹(副長官)二員,從四品下。見過,過訪自己。此詩作於乾元元年(758)三月。詩寫暮春友人來訪的感觸。

經曆了安史亂中陷賊、被迫接受偽職和兩京收複後入獄的打擊,詩人的思想感情是複雜的,一方麵有些消極,對佛教的信仰更深;另方麵也仍有積極的一麵:認為士人應當為國效力,雖已屆暮年,仍希望有所作為,本詩就流露出此種思想情緒。全詩寫得清淡精致,紀昀評曰:“句句清新而氣韻天成,不見刻畫之跡。五六句賦中有比,末句從此過脈,渾化無跡。”(《瀛奎律髓彙評》卷一○)

注釋

〔1〕“鬆菊”句:語本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鬆菊猶存。”三徑,見《黎拾遺昕裴秀才迪見過秋夜對雨之作》注〔6〕。〔2〕五車:言書之多,以五車載之。《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此二句謂自己的家園荒蕪,惟有鬆菊與圖書。〔3〕“烹葵”句:《古文苑》卷二宋玉《諷賦》:“上客遠來……乃炊雕胡之飯,烹露葵之羹以食之。”葵,見《積雨輞川莊作》注〔6〕。上客,尊貴的客人。〔4〕看竹:見《春日與裴迪過新昌裏訪呂逸人不遇》注〔4〕。〔5〕鵲:喜鵲。乳:《說文》:“人及鳥生子日乳。”〔6〕“鶯啼”句:謂春殘花落,鶯猶啼不已。〔7〕黃發:年老之征。《詩·魯頌·閟宮》:“黃發台背。”鄭箋:“皆壽征也。”蓋人老發白,白久而黃,故雲。此二句觸景生情,言鵲先春而動,鶯春殘猶啼,似皆有惜春之意;自憐已到暮年,更宜加倍珍惜時光。

同崔博答賢弟

洛陽才子姑蘇客〔1〕,桂苑殊非故鄉陌〔2〕。

九江楓樹幾回青〔3〕,一片揚州五湖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