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陳宮門前,門前無人,房子略顯簡破。
“你們在此等候,我自去尋公台先生”
“諾”
房子頗大,無甚家什,陳官正在伏案書寫。聽到腳步聲,抬頭。連忙起身起接。“不知將軍前來,有失遠迎‘
’“公台,不必多禮,我前來尋先生,有要事相詢”,張遼供手還禮,口氣甚善。
“可是兵馬之事?”
“公台辛苦了”
“溫候,原有騎兵6000,步兵12000.昨夜一役,折損500餘騎,2000餘步兵,招有降兵及傷兵共8000餘人,馬,找到2000餘匹”。張遼微思量,道,“我意補足騎兵至6500,步兵15000,你有如何?”。“眼下,如此甚好。”陳官接口。
想到此行目的,張遼眸子熾茫大盛,凝視陳官,“公台,可願屈身在文遠身邊,出謀劃策,行軍師之職。你我聯合起來,剿滅奸賊,助百姓脫離苦海,還天下一個太平”
“將軍如何看待百姓”
“百姓如水,水能載舟,亦能復舟。”
‘噗通’一聲,“宮,拜見主公”陳官跪拜。
“我得公台,如高祖得張良,公台吾之子房也”
“主公謬讚,愧不敢當”
“軍師,下邳之困已解,現該當如何?”
“當盡快恢複生產,市易,穩定民心。此事至關重大,主公當盡快提上日程,下邳城小,當可再尋一要地發展。我觀曹操,袁紹早晚開戰,主公及早準備,戰起,必有良機”。
“軍師,遠見。穩定民心,關注民生事,軍師多費心思,我回頭派人前來助你。我軍多為武夫,文人甚缺。望軍師多留意下賢者能士”。
“哦,對了,軍師對臧霸此人可了解,昨夜臧霸是否伏擊曹操?”
“主公來之前,臧霸派人傳話,昨夜有伏擊曹操所部,但未見曹操。對於臧霸,溫候在世時,藏霸懾於溫候之勇。立誓願唯溫候馬首示瞻。臧霸曾擊敗蕭建,此人頗有勇武,不失忠義,現率部在琅琊,主公可抽時間去一躺”
“軍師,溫候之事,以公候之禮葬之吧,過段時日,我探望下其家眷”,張遼歎口氣道。
“主公,屬下準遵”。。。。
兩人午膳之後,張遼決定立刻安排軍旅之事。命人傳來,高順,陳到,郝昭,郝萌,曹性,花牛,高進,諸將。望著雄糾糾幾個武夫,加上自己,陳客。唉!難通真要拐騙幾個文人來,張遼心緒若思。
“曹操,世人皆讚梟雄也。滅黃巾,崛起中州,協天子以令諸侯,其所作所為皆驚天動地。天下誰囁覓其鋒。但昨夜曹操敗了,曹操精兵5萬,我軍1萬。兵力懸殊下,曹軍一敗途地,狼狽逃竄。為何?因為生死存亡之刻,眾將軍團結一致,眾戰士不怕死,夠勇,夠狠。為使我軍更威武,現對有功之士,進行嘉賞”
“著陳到為典軍校尉,領騎兵1000,為我親隨”
“高順為前軍校尉,領騎兵2000,建陷陣營”
“曹性為左軍校尉,領騎兵2000,建騎射營”
“郝萌為右軍校尉,領騎兵15000,建哨騎營”
“花牛為中軍校尉,領步兵3000”
“高進為後軍校尉,領步兵3000”
“郝昭暫領軍師馬,領步兵5000,守下邳。”
“我親率步兵4000”
“陳宮為我軍軍師,我不在時,陳宮有臨機決斷之職”
“另對有功戰士,戰死者登記造冊。”
“主公英明,誓死追隨主公。”
“旬日後,我將在下邳城下檢閱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