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淵在南門城樓上來回踏步,天剛亮時,突感胸口一陣鑽心的劇痛傳來。好似有什麼不幸之事發生,仔細想想又覺得沒什麼疏漏的地方。夏侯威帶出城三百士卒全亡,確實有點可惜,但打仗那有不死人的,夏侯淵也知自己性格暴躁,暗暗自我告誡,別疑心疑鬼。
數堆濃煙在北門上空騰雲*霧,“啛?”難道衡兒那邊出事了。夏侯威心中一緊,正想傳人到北門看看。
“報!北門急報!”一騎探馬由遠處狂奔而來。
“北門何故?”探馬還在丈外,夏侯淵刹時衝上去,往探騎旁一站,伸出右手攬過馬首,用邊一勒擋。“呔!”探馬竟讓他製住了。馬背上士卒,無備之下,上身由於慣性陡然向前滑出。
“哦,將軍!將軍!”
夏侯威不慌不忙,左手疾伸抓住士卒腰間皮帶,輕輕一提一轉,便將士卒平穩地放在地麵上。
“將軍威武!”夏侯淵這一手耍得漂亮,贏得城門上守卒一片喝彩。
“北門發生什麼?”夏侯淵沒心情理會士兵們讚歎,再次向探馬追問。
“徐軍掘堤淹壽春了!”探馬喘了口氣道。
“什麼?該死!那邊濃煙又怎麼會事?”
探馬遂將黎明前北門外發生的一切,一五一十道來,包括徐軍鑽入人形樹草裏睡覺。
徐軍騷繞城門,就為了防止這我軍衝出城,然後掘開河堤淹城。這麼說,還倒是真的了?陳到小子竟如斯毒辣!
“來人啊!”
“將軍。”
“守好城門,沒我命令,誰也不準出地。”夏侯淵吩咐守城將士,便帶著探馬急匆匆往北門奔弛而去。可是夏侯淵腦裏一直處於擔憂與提防等高強緊張氣氛中,他忽略了一點細節問題,往往失敗就是一點點碎末累積而成。
探馬稟報北門軍情時,他並沒有避開守城士卒,也沒有作出防微杜止措施。他前腳剛走,南門的士兵就開始議論紛紛。這些士兵已守了一夜,疲憊,焦憔,此刻再聽到如此驚天的軍情,如何不慌。
“該死的徐軍,居然去掘堤?”
“這樣缺德的事也做得出來?”
“可是我們怎麼辦?”
“夏將軍應該去和郡守大人商量,怎樣帶我們出城了。”一個士兵自作聰明道
“我就說嗎,郡守大人怎麼會坐以待斃。”
~~~
不久,南門上士卒都在瘋傳一個消息,郡守正打算準備撤離。並且這個消息正與瘋狂速度,向著周邊漫廷。曹兵的軍心開始出浮動。
“衡兒!”
“父親!”
父子再次相見,短短半夜,都顯得心力交猝。夏侯威卻是憂子憂城,整夜未合過眼,若是再讓他知道,他次子已遭不幸,對他打擊又會如何.
“父親,徐軍開始掘提了。“
“衡兒,應該組建一隊士卒出城查實一番。”夏侯淵思考半響,謹慎道。
“父親,徐騎大概有三千,步卒昨夜在城外就三千左右人,還不包括躲在暗處的,應派多少戰士出城為妙?”
“每個城門出兵一千,我就不信,徐軍在東南西北都防守嚴密。”夏侯怒氣道。
夏侯衡望著父親氣急敗壞的樣子,還是如實告知。“壽春軍卒共有一萬餘人,每個城門守城之士兩千人,昨夜守城之士六千人,東門被箭死約五百人,南門損三百餘人,二弟帶出城外損失三百餘人。因而昨夜守城之士不足五千人,另在四千人準備接守換防。若父親每個城門派出一千戰士,萬一~~~”夏侯淵聽到這,臉色煞時變得難看起來。伸手阻止夏侯衡繼續說下去,他自然明白夏侯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