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是在上陽宮麗景台書房接見的6瑾。
如上官婉兒所料,起先武後對6瑾大是褒獎了一番,言語中充滿了6瑾為北門學士爭光,令她大感欣慰之意。
若非6瑾時才聽了上官婉兒一席話,不定現在聽到後這樣褒獎自己,便會忍不住暗生感動。
心頭有所防備之下,6瑾自然是如履薄冰,再看武後掛在臉上的笑容,似乎都有些虛偽做作。
果然,到後麵武後話鋒一轉,語氣嚴厲地開口道:“6卿,你乃新晉監察禦史,可不要如現在某些監察禦史一樣無所事事,屍位素餐,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展現出少年郎的銳氣朝氣,替皇和朕好好整治一下這朝堂的風氣,知道了麼?”
6瑾急忙拱手道:“微臣明白,必定按照聖人旨意,盡職盡責履行監察禦史之職。”
聽他這麼,武後眉頭輕蹙,玉麵也是為之一沉,她剛才聽得明明白白,6瑾的是按照聖人旨意,後之名卻是隻字未提。
此話之意,表示他乃是忠於朝廷的監察禦史,而非忠於某個人的監察禦史,武後相信以6瑾的聰慧,絕對不會在言語中犯下這樣明顯的錯誤,鐵定是故意為之。
然而武後依舊是不以為杵,她曾暗地裏多方了解6瑾其人,明白他是個堂堂正正,不會靠鑽營取巧獲得晉升的人物,這樣的人成為監察禦史,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因為他不會向那些幹擾辦案的勢力進行妥協,認定了的事情必定能夠一查到底,這或許就是未經過官場洗禮的書生意氣,文人傲骨。
心念及此,武後笑道:“好,那朕就拭目以待了,6禦史,即便是離開了翰林院,你也依舊要記住是我北門學士,若是有所空閑,也不妨前來翰林院坐一坐,朕若遇到不解之問題,也會找你前來垂詢。”
6瑾正愁以後與上官婉兒相見困難,一聽此話正是得償心願,點頭應命。
出了上陽宮,6瑾沿著台階緩慢而下,腦海中卻是思忖不斷。
正欲順著青磚鋪成的宮道繞過上陽宮正殿,卻見道旁花叢內的涼亭中似乎站著一人,舉目一望,太平公主正對著他頷微笑。
上巳節時,6瑾與上官婉兒在洛水之畔偶遇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不僅當麵致歉,而且還收拾了那群為非作歹的地痞無賴,6瑾原本心頭還留有對她的幾分芥蒂,也煙消雲散了。
他微微一笑,舉步走至亭內,拱手笑言道:“殿下好有閑心,竟在此地賞花為樂,實在羨煞吾等。”
太平公主得知母後今日要召見6瑾,故此專程來到這裏等候,聽到此話嫣然一笑也不解釋,淡淡道:“狀元郎,太平在此恭賀了。”
“殿下客氣,6瑾實在受之有愧。”6瑾笑了笑,卻沒有將話題展開,隱隱約約似乎有離開之意。
太平公主好不容易才等到與他單獨相處的機會,連忙言道:“對了,監察禦史可不比棋待詔清閑,七郎你初去察院,一定得謹慎從事,萬不可隨意招惹權貴,彈劾權貴,若有什麼麻煩之事,盡可找人給本宮帶話,本宮一定會設法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