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繼續開拔(1 / 2)

片刻之後,薛楚玉重新出現在戰場,他策馬上前舉起白衿羽的頭顱高喝:“白衿羽已死,叛軍投降不殺,若有抵抗,格殺勿論。. .”

清朗的聲音激越而又高亢,頓時擊垮了叛軍最後一絲抵抗的鬥誌,叛軍士卒逃的逃,降的降,再也沒有人膽敢抵抗分毫。

而唐軍騎兵按照6瑾的吩咐,也沒有去追殺那些逃跑的叛軍,隻顧看押俘虜,整裝待命。

原本整潔雪白的平原上,密密麻麻都是屍體,肮髒的泥水夾雜在幾乎已經彙成溪的血水中,在暖陽的照射下反射著光怪6離的光芒。

6瑾暗自蹉歎,策馬緩緩走過在戰場,心內絲毫沒有半分喜悅,反倒是無以倫比的沉重。

這些叛軍士卒有罪麼?

或許朝廷律法認為隻要舉起了叛旗,依附了叛軍之人,便有謀反大罪。

然而6瑾在心底卻不這麼認為。

其實到底,這次叛亂有很大程度上是官逼民反。

先是朝廷決策失誤,存糧不夠,致使關中出現糧荒。

其後涇州刺史府分糧食不當,加之當時太子李哲有派了韋洵那個夯貨前去處理暴亂,讓事態徹底激化擴大。

而白鐵餘這才利用百姓難民們對生存的渴望,對朝廷的不滿舉起叛亂之旗,造成了這一場大亂。

在這件事情中,朝廷方麵是有著非常大的責任,並不能將過失全部推到叛軍身上。

6瑾知道自己擁有著如此想法是非常危險的,甚至可以是大逆不道。

但是他總是忍不住會這麼想,這麼認為,而且這番話音也隻能藏在心裏無法對任何人敘。

沉重的歎息了一聲,6瑾突然想到了蘇令賓所領導的那個虞國。

那裏真是一片安詳寧靜的世外桃源。

或許在很多年很多年待他致仕以後,能夠前去虞國隱居,再也不用理會這俗世中的紛爭,作一個在靈魂上與精神上,真正自由的人。

打掃完戰場,將敵我雙方陣亡將士遺骸掩埋,已是過去了足足兩時間。

根據趙文翽的粗略統計,叛軍陣亡人數大概在兩萬上下,而俘虜卻又足足一萬五千人。

6瑾依舊按照在汾州時處理俘虜的方法,將叛軍俘虜全部釋放,他相信在白衿羽以死、白鐵餘前去隴州的情況下,群龍無的叛軍俘虜根本就掀不起太大的波瀾。

而經過兩場大戰,平西軍損失也非常驚人。

特別是今日大戰更足足陣亡了四百騎兵,重傷七百人,可見大戰時的慘烈。

算上在汾州大戰陣亡的三百人,平西軍已經減員道兩千五百人左右了。

雖是如此,但兩場大戰能夠殲滅俘虜叛軍十三萬人,平西軍還是非常了不起的,也證明劉仁軌提議讓6瑾擔任平西軍統帥的決定無異是非常正確。

而經過這兩場大戰,原本還有些稚嫩的6瑾也是逐漸從成熟了起來,特別是對大軍出征、紮營、列隊、征戰、廝殺的過程,更是有了更為直觀的了解,而非局限於書本上的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