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鬆洲流人謝太辰(2 / 2)

俘虜營中,一個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正渾渾噩噩的蹲在地上,想及自己一年來從上到地下的遭遇,當真是有些欲哭無淚了。

他名為謝太辰,乃是陳郡謝氏大房嫡長孫,也是堂堂正正的朝廷正七品縣令,而且朝中還有座主——當朝秉筆宰相裴炎撐腰,家中還有一個出身於河東裴氏的妻子,可謂少年得意仕途也是一帆風順。

然而令謝太辰萬般沒有料到的是,去歲春季監察禦史陸瑾奉帝命巡狩江南道,憑江東陸氏勾結海寇一案將他牽連了出來,也使得他丟掉了官帽成為了階下囚,若非當時他憑借心頭隱藏的那個秘密求得陸瑾網開一麵,不定早就已經人頭落地了。

雖則保全了性命,但謝太辰還是覺得自己這一年過得當真是生不如死。

他從富庶繁華的江寧縣沿江向西,一路徒步跋涉數千裏,磨破了腳,走疼了腿,這才進入了劍南道。

而來到劍南道之後,他又被衙役押解走向了西北,又是跋涉了足足兩個月,這才來到了流放之地——鬆洲嘉誠縣。

本以為到了這裏,苦難日子便已經結束了。

但卻是不遂人之願,剛剛安定下來的謝太辰又忽地遭遇了吐蕃大軍入侵,在城池陷落之後,他與這些普通百姓一並,被當成了俘虜押來了這裏,而等待他的將是生不如死的奴隸命運。

想到這裏,謝太辰更是悔不當初,忍不住唉聲歎氣的喃喃自語道:“早知如此,當初在江寧縣的時候就應該慷概就義,也算死得痛快,何必來到這鳥地方受如此窩囊之氣!”

正站在旁邊看押的俘虜的一個吐蕃士卒見到謝太辰蹲在那裏兀自喋喋不休,登時怒聲一哼揚起手中長鞭狠狠的抽在了他的身上,口中大罵不休。

鞭子落在身上火辣辣疼痛,也使得謝太辰如同猴兒一般跳了起來,他雖然不明白這吐蕃蠻子罵的是什麼,但是明白絕對不會是好話。

為求少受些皮肉之苦,他隻能點頭哈腰的拱手請罪,臉上更是充滿了諂媚之色。

便在這個時候,一名吐蕃將領在數名士卒的陪同下走了過來,用無比生硬的漢話亢聲言道:“你們這些俘虜誰會寫詩作賦?”

一言落點,所有俘虜麵麵相覷,均是鴉雀無聲。

盡管大唐盛行詩風,然而在鬆洲這般位於邊陲的不毛之地,居住的幾乎都是些不通文墨的異族人,要找出一個能詩擅賦的文人實在比登還難。

便在吐蕃將領搖著頭想要離去之時,一個黝黑幹瘦的身影突然站了起來,討好諂笑道:“這位軍爺,的能夠作詩作賦。”

聞言,那位吐蕃將領眼睛一亮,出言詢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的名為謝太辰。”黝黑幹瘦的身影立即拱手作答。

“好,你跟我來。”吐蕃將領招了招手,轉身而去。

謝太辰欣喜一笑,在俘虜們無比羨慕的目光中跟著吐蕃將領屁顛屁顛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