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在遇故人之有情之人(1 / 2)

賞花宴終是結束了,事後皇後留下了靜妃,甚是嚴肅的教訓了一番。說她不知事,竟在和碩麵前失了宮家禮儀。和碩在一旁佯裝沒聽見,過了會便尋了個借口離開。

在回太子/宮的路上,和碩腦海裏始終是想著景妃對著她說的那句話“有花折時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隻可惜,想了半天卻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隨後便向身旁的鄭嬤嬤問道;“嬤嬤可知這其間有何意思?”

鄭嬤嬤笑道;“主子都不知什麼意思,奴婢怎麼會知道!隻怕是太子妃多慮了!”

“可能也是吧!”和碩暗歎一聲繼續說道;“隻是在這深宮,人心難測,不得不小心謹慎,這可還是嬤嬤教的呢!”“既然人心難測,主子為何非要去猜呢!天塌不了,以後處處多加個心眼也便罷了,這般猜測豈不是徒增煩惱!”

“說的也是!”和碩應答一句轉而繼續說道;“隻是嬤嬤,我隻怕人心隔肚皮,這棉裏還藏著針呢?”

鄭嬤嬤聞言臉色一變,立刻停在原地跪了下來,;“太子妃明察,奴婢絕沒有異心!”

“我也沒有說著嬤嬤有異心,隻是嬤嬤防人之心不可無!”和碩轉首,沒有讓鄭嬤嬤起身,而是緊盯著她的眼說道;“縱然以往,嬤嬤身為誰的侍從,可如今嬤嬤的主子是我和碩,鄭嬤嬤可知曉?”

鄭嬤嬤正欲說話,忽然聽到後麵有人在那叫和碩。 “太子妃留步,不知可否請太子妃移步,微臣沈咫有些事想要請教太子妃!”

和碩轉過身來,看見的就是一身白衣的沈咫。此時的他沒有那一日在罄馨宮的淩厲,夜鋌獄的迷茫,多了一份柔和,多了一份和碩不清楚的複雜,清秀的麵容沒有什麼表情,隻是在那眉宇間卻籠罩著一絲陰鬱。 看見他,心裏沒有任何的喜悅,但更多的怕是擔心,心底的一根弦緊緊的繃著。就這樣呆呆的看著他,沒有絲毫語言。

鄭嬤嬤拽了拽和碩的衣角小聲叫到;“主子,主子!”

和碩緩緩的回過了神,轉眼看著鄭嬤嬤卻還是帶著一絲迷茫。“微臣有事請教太子妃,不知可否請太子妃移步?”他開了口,聲音帶著一絲暗啞。

聽到他說話,和碩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稍稍的平複了一下心情說道;“好!”

“主子!”鄭嬤嬤一聲驚呼。和碩看向鄭嬤嬤示意她無事後,看向沈咫說道;“將軍請!”

沈咫也不在多言,走向身旁的一條路,和碩緊隨其後。一路上,沈咫在前方走著,沒有開口。

而和碩在他身後,看著他挺拔的背影,似乎與記憶中他重疊。前兩次相遇,第一次是無處說話,第二次是她狼狽的不敢與他說話。如今,和碩真的要麵對他了,可是心中的絞痛還是紋絲未減。

在一方水亭園處,沈咫停了下來。四下無人,沈咫轉身直視著和碩,本來有很多的話要說,有很多的話要問。在這一刻,卻哽咽在喉,一個字也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