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1 / 2)

三月三十,這天,正好是清明。

玉梅早早的起了床,吃過早飯,便和方家偉騎著自行車上街買祭祀品去了。

每一年的今天,都是如此。

這天的街上,比平時哪一天都要熱鬧。大街上每隔一兩米,幾乎擺的全是死人的東西。無論是吃的,還是用的,花樣繁多,五顏六色的,甚是好看。

要是在往年,玉梅除了買祭祀用品外,還會買好多的菜,回去裝成一個小鍋子,好拿到墳上去獻給方家的先人,雖說這隻是形式,實則那些菜也全被方家這些上墳的人吃了,可是心裏卻落個踏實。從內心來講,玉梅倒不太相信迷信這些東西,她覺得,隻有老人活著時對老人孝順些,這遠比死了給買這買那要強得多。

說白了,奠基死人的這些個東西,錢花得再多,也是白搭,還不是裝模作樣給活人看的。當然,有些兒女,確也是真心念著老人的。可有些,像村上的某些人,老人活著時連一碗水都靠不住喝,可是死了,反倒孝順了,買的東西花樣比誰都多,燒的紙錢也比誰家都多,像這種人,還真就是即坑了他爹又虧了他家早死的那些先人了。如果這些個東西他家先人都能用,那豈不是又和他家先人活著時一樣了,連碗水都不給了。

當然,這是別人家的事,和玉梅無關。玉梅是個孝順媳婦,這村上人都知道。雖然玉梅對每年上墳時花的一些花銷有她自己的看法,可是她畢竟是媳婦,有些話,卻也隻敢偷偷裝在她自已心裏。

每年還是和別人一樣,該供的,該燒的,一樣都不敢馬虎。尤其是對於方曉夢的阿婆,即使有沒有那回事,她都得這樣做。這一來嘛,給自己定心,以示自己對老人的感激之情。二來嘛,同樣免不了俗,也是做樣子給別人看。因為這村上的大多數人啦,像人罵人的:吃了豬屎長大的,看的是表麵。即使老人活著時對老人不管不問或又打又罵的兒女,等老人死後,隻有買上像樣的東西給燒了,別人就會說,“看,XX倆口子多大方,對老人多好,人都死了,還舍得給買這麼多的東西。”卻不會用長在身體最頂端的“豬腦”想想,在老人活著時,要是兒女能給上一個爛梨,也勝過死後燒座金山銀山的強。

不過話又說回來,今年,玉梅這心裏煩著,可就顧不上那麼多了。從昨天接完女兒方曉夢的電話到現在,她這一顆心,就始終沒消停過。再說一看天氣又像要下雨,於是草草買了些東西後便催促著讓方家偉和她趕快回家去。說是等上完墳回來,女兒她們也就快到家了。

雖說心裏對女兒十分的生氣,可是一聽說女兒要帶著張劍母子回來,卻又不由得開始期盼。昨晚一晚上沒睡著覺,即使今天,上了街又跑了趟山上,累得氣都喘不上了,卻也還是毫無睡意。從山上下來後,知道離女兒到的時間還早,可還是站在路邊一直等著,希望女兒能馬上出現在她麵前。

當方曉夢和張劍母子下了火車步行到村裏的時候,天已接近黑了。整個村子靜悄悄的,除了有幾隻嫌髒無人肯收留的流浪貓在路上跑著外,已經很少有人出來走動了。剛到巷子口,在從離巷子口幾步遠的小買部裏射出來的昏暗的燈光下,方曉夢看到有個人影站在外麵,那體形,似是母親玉梅。試著喊了聲媽,結果還真是玉梅。一看是她回來了,玉梅有些激動,再一看她身邊跟著的張劍母子,幾步走了過來,邊聽著她的介紹,邊笑著和張劍母子打起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