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赦免(1 / 1)

清兒害羞地低下了頭。

“一看就是多子多孫的福相。”蕭綽眉開眼笑。

清兒的臉更紅了,

“將來有了孩子,多讓他們到你二哥身邊走走。”蕭綽繼續吩咐道。

“皇後陛下,何不…..”清兒欲言又止。

“不可,這是你們韓家的家事,朕去介入是很荒唐的,更何況韓夫人她不該被傷害。”

“是,妾身明白。請皇後陛下放心。”

蕭綽留他們用了午膳,才讓他們回去。

數月過去了,沒有任何聖旨下達到南京城,李氏讚歎夫君的準確判斷,夫君那日的笑聲卻久久揮之不去,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在院子裏來回走著,看著地上一層薄薄的積雪,“又要過年了,日子總是這樣祥和平靜的流逝著。”李氏心裏想著。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轉眼又是臘月了,保寧十年悄然過去了。

在遼宋兩國的中間夾著一個小國——北漢。

這個國家早已不再強盛,為了延續日漸衰微的國祚,國主劉繼元繼續執行著依附遼國的國策方針。

四季輪回,轉眼到了公元979年的正月初*,國主照常在宮殿接受了百官的新年祝賀,但他並不因新年的到來而喜悅,相反,他時刻在擔憂強大的宋在新的一年裏會向國境發起新的進攻。

在過去的一年裏,宋曾數次來襲,北漢完全倚仗遼的援軍才幸免於難。

“眾位卿家,今日乃是元旦,朕為表慶賀,故改元乾亨。”皇帝陛下高聲宣布著。

在列的朝臣高聲恭賀。

在眾人散去之後,一位名叫撻馬長壽的大臣騎上快馬,直奔宋的國都卞京而去,他的這次出使表麵上為質問宋國,為何違反和約進攻遼的屬國北漢,而實際上是為了了解宋國下一步的打算。早在數日前,帝後二人召見他時就已經明確表示,在他們看來,要宋國對北漢一事道歉,退讓是不可能的,遼宋兩國的關係出現裂痕恐難避免。

正月十四,撻馬長壽抵達了南京城的驛站換馬,絕塵而去。

留守府衙。

“韓大人,出使的官員已經平安離開了。”

“這次陛下派了誰?”韓德讓淡淡的問道。

“撻馬長壽。”

韓德讓揮了揮手,下屬悄然退了下去。

傍晚韓府。

“夫人,明日是上元節,你在書房備下小宴,下官要請人。”

“老爺,不是初三剛請過嘛,夫人她….”侍女娟兒插嘴道。

“你在胡說些什麼,妾身無事,一切會安排妥當。”李氏笑道。

“夫人身體有恙,就請大夫來好好調養吧,下官另會安排。並無大事,夫人無需擔憂。”韓德讓微笑道。

次日上元節,南京城的街道上人流如梭,彩燈如雲,熱鬧非凡。

韓府。

“酒菜妾身正在準備,您還是速速派人去請了來吧。”

“不用了,萬一我估計得不準,反而弄巧成拙。”韓德讓笑答,“今閑來無事,下官和夫人微服去逛逛如何?”

李氏喜出望外。,

冬日暖陽,照在身上,讓人倍感舒適,行走於人流中,李氏自成婚以來從未那麼高興過,韓德讓始終麵帶微笑觀察四周。

二月中,撻馬長壽返回了上京,當日禦書房。

“愛卿,宋皇說了些什麼,你如實奏來,無論如何,朕不會降罪於你。”皇帝溫言道。

“陛下,宋皇他出言不遜,竟然說,北漢他一定會拿下,若我國不派援軍,則和約照舊;若我國派軍,必與我國一戰。”

耶律賢火起,“果然不出所料,這個背信棄義的宋皇,你下去,內侍,速請皇後來此。”

兩人奉旨離開了。

這個時候,蕭綽一身嶄新的絳紅色宮裝,在寢宮教隆緒詩詞。

“母後,您真是辛苦啊,天天要親自教兒臣。”文殊奴輕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