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餘十一世家有相當大不同的是,楠焱家族所謂“嫡係”並非指時任族長一脈,而是由第二任至尊楠焱熾正妻沿襲而下的正統血脈。其旁係雖然亦不缺乏人才,但比之嫡係,到底是螢火皓月了。
“楠焱是靠至尊起家的。”這樣的話即使是楠焱家族本身也不會多做辯駁,比起其他家族仰仗隨同亂世生逢的德蘭之王及其麾下的十二王族,自然是沿襲至尊血脈代代優異的至尊血脈來的可靠些,除卻「極東之壁」藉德蘭麾下第一王族祈願之王罹辰靈魂之火構築而起之外,楠焱家族與那個古老的王朝大抵是無甚交集的——並不憎恨與德蘭之王相伴而生的亂世,亦不為王族半身輪轉而驚喜——事實上,楠焱家族中對於半身的記載少得可憐,遠遠少於達伊洛對德蘭之王的記載。換言之,許多半身自出生至死亡都未被家族發現並重視,這種事情在其他家族聽來,簡直噴血。
而楠焱的前身,是自德蘭王朝時期就存在的東域古國淩瑰之東一個中等偏上的魔法家族,遠遠比不得王朝時期淩瑰的那些一流勢力,當時的淩瑰有八大家族,楠焱勉強躋身末席,餘下多是淩瑰高門貴胄。然隨著淩瑰因觸怒德蘭而引致屠族之禍、更兼德蘭覆滅「吞噬」動亂終至滅國,原八大家族至今僅存五族。其中尚還鼎盛於世家的分別是身為第一咒術世家的楠焱以及第六心法世家的拉比德——原姓蒲淩;滄舒、舟玄二族依附楠焱存於東域,尚稱得上一方大族;千遲、珞嵐兩族早在「極東之壁」構築完成前便已被收入楠焱家族血脈,至七千年後,血脈猶存,姓氏卻已經不複存在了;原八大家族之首、淩瑰皇族墨唯早在淩瑰末世便已無存,原武將世家青陽幾無聲息,想來也是沒落。
誰能想到原先其他七族都不屑與之為伍的楠焱,最終卻成了漫漫時光甄選過後的最終勝者。
僅依靠一人便得以沿襲七千年的盛世——這便是至尊的強大之處,亦是世家中誕生的至尊繼承人備受重視的原因。即便第二任至尊出身楠焱,其他世家也是有著機會誕生至尊繼承人的,隻不過自第二任至尊於世間失去蹤跡的七千年至今,各個家族所出的至尊繼承人未有任何人一登神壇。每每有著嚐試,有著背負榮光下血腥的甄選規則,但終究是再沒有人走到那最終的一步了。
七千年再未啟封的神壇,足見成功的可能性之低。
楠焱祭自降生起,耳邊就從未少過這般感歎。這條路固然通向榮光,更多的卻是死亡,琳琅一係僅有的這一絲血脈維係至今,終究難免斷絕。以先知的體質固然要早於尋常孩童知曉世事,卻也並不能完全理解這樣的話語。舉目是被重闕飛簷方正切割的一方藍天,垂首是沉積於地數個千年的花的殘骸,她自出生起便從未離開過被稱為“禁庭”的華安庭——那是族長及其家眷的居所,若無意外,她應在這裏長大、成家、衰老、死亡。因為她是女子,華安庭便成了她的牢籠,她的桎梏。
三庭四闕十四院——這是楠焱的規製,亦是楠焱的階級。一脈寒水將整個極東分為南北兩岸,寞翎居北,楠焱居南。朱紫重闕合著水脈的蜿蜒築起殿宇瓊樓,按著族人身份、血統、實力自東向西劃分開來。最東為長寧院,為罪籍,犯下大錯但罪不至死的族人及其妻眷遷居此處,魔力低微者充為婢仆,魔力強盛者則幾乎是於此軟禁終身,極難啟用,他們被剝去了所有的光環和榮譽,與從寞翎家族來、為生計而選擇成為仆從卻尚未得到征用的人們混居此處,如非特赦,終其一生、後代血脈,都無法逃離此處;長寧院以東為長明院,亦稱誠明祠,即楠焱家族宗祠,曆代大長老、聖女及三長老親眷安居此處,而維係楠焱萬世榮光的長明燈同樣也被供奉在這裏,通過瀲水台向南與長宓院相通,長宓院藏楠焱家族珍卷典籍,唯有司掌此類事宜的五長老與家眷定居於此;再向東,長宓院與長明院以西、即為華安庭“禁庭”,為族長居所,華安庭內有長榮院,算是遺跡,打理妥帖卻極少有人長居;華安庭以南長明院以西隔之一牆為德昌庭,為議事之所,德昌庭內長信院,為二、四、六三位長老及其家眷住地;德昌庭以西、北為長嘉院,即各長老旁係親眷或後嗣,南為長文院,即族學,亦是七長老居所;再向西,長盈、長清二院並行,長盈院為六長老統管下司掌全東域楠焱名下產業族人居所,長清院為外駐東域族人在族內的家眷居所;二院之西,便是和興庭——也是一道分水嶺,再向西的長煦院、長頤院、長昭院、長仁院和長祐院則為尋常族人聚居之處。